天津滨海新区填海造陆区域产业空间发展的现实瓶颈及路径思考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16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填海造陆地区经历了快速扩张与粗放式建设阶段,已开始进入理性发展时期.随着围填海政策的紧缩,全面禁止填海政策实施,既有填海造陆地区的产业空间问题已逐渐显现,土地利用率低下、同质产业恶性竞争、空间活力严重不足等现实瓶颈亟待解决与突破.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填海造陆区域产业空间的发展问题思考及优化路径探索为实证研究,从港城联络、产业体系搭建、土地更新机制以及功能配置时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规划策略及用地空间运营管理方法,以期为中国同类型空间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及规划编制思路.
其他文献
在推进城市减量提质发展的要求下,提高土地混合利用程度以及进行用地弹性管理已成为城市建设引导与管控的重点研究方向.中新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城区.在生态城学习新加坡规划管理经验,开展弹性规划创新,解决远期预留与近期开发关系,平衡刚性管控和市场灵活需求,在提升规划实施弹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研究新加坡"白地"规划管理经验,
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9%,新生儿数量超过1500万,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和幼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城市中的年轻夫妇通常要面对养老、养幼和工作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而祖辈帮助子女带孩子的隔代养育方式普遍存在于住区之中,隔代养育的育儿方也成功缓解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在住区户外空间中老人和孩子首先考虑的是空间基本的安全性;其次是活动的趣味性以及良好的社区交往氛围.但现有住区规划中,居民多以小
拆城筑路系中国近代城市空间变革的开端.比较上海与北京两例,上海呈现社会促进力量,北京呈现权力主导力量.对比彼时其他开埠城市,权力主导与社会促进为拆城筑路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这又成为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普遍特征.
本文基于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得出结果,客观测度厦门都市圈县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潜力.之后利用ArcGIS软件将测评结果投射到空间上,并进行空间插值等运算,在此基础上抽象成结构要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得到具有指导性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即协调都市圈内部各区县发展趋势,以两条承担不同发展重点的轴带连接都市圈由沿海向内陆潜力逐级递减的不同圈层,进而使西部发展落后地区依托各
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困境和当下的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宗族复兴为内生动力的传统村落保护路径.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县箬岙历史化名村为例,通过宗族文化在基层民众中可发挥的不可忽视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说明了宗族复兴在传统村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构建了内生保护路径四个方面即从心理、文化、空间社会治理四个维度通过宗族形成有效的保护发展机制,即重铸乡村宗族认同、重塑乡村文化传统、重构乡村空间环境和
十九大以来,随着新的发展理念及城乡国土空间工作下不断推进.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也不断的探索.如何制定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特别是在空间规划语境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将成为我国规划编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人多年从事村规划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村庄规划关键应解决上中下三个层次的问题,并相对的提出了空间管控、建设指引、整治提升等不同层次的规划路径,从而全面提升乡村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南京乡村地区发展经历了"三城九镇"、"城乡统筹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三个阶段,对乡村空间的建设引导也在不断摸索和前进.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新的政策和规划手法层出不穷,南京市乡村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但是由于南京市各郊区地形地貌差异大、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迄今为止,将南京乡村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南京整个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回顾总结南京自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与空间规划体系不断探索的背景下,国土空间的优化布局和城乡特色风貌塑造对于传统风景旅游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环巢湖大道沿线景观资源调研整理,采用图像识别与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分析,共同构筑线性景观视觉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并以游客手机信令数据辅助景观热点分析.在评价结果基础上,总结出巢湖环湖风景道景观的三大核心问题,乡野生态景观受到威胁、重点景观特征不够突出、沿线村镇
我国遗产属地管理体制会带来遗产商业化、产业过度集中以及业态低端等产业发展问题.对九寨沟所在地漳扎镇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困局分析,漳扎镇存在"沟内商业化严重、沟口发展过度集中、沟外两多三少品质低"的问题.通过"定位、划线、疏解、提升、管控",将漳扎镇定位为世界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藏羌文化的世界窗口和国际级高品质旅游集镇,划线保护世界遗产的同时,疏解遗产所在地高峰时期游客接待压力,塑造多样旅游产品品牌
在景中村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日益受到居民住宅的挤压和侵占,而街巷空间成为了居民行为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以往的街巷空间研究对居民行为的关注较少,但是根据行为空间法则理论,空间既能影响人的活动,人的活动也会塑造周边的环境空间,因此居民行为与街巷空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本文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东头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行为定点调查及实地调研法对街巷空间的居民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居民行为特征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