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角节点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来源 :全国第十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角节点的试验,研究了高强度节点箍筋、楼板约束及双向加载对节点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框架角节点的剪切损伤及抗震性能衰减程度比一般框架外节点更加显著。指出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安全隐患。建议对节点强度设计式中的节点抗剪强度系数及节点箍筋影响系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他文献
氯盐侵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预测一般均采用基于Fick定律的扩散模型进行处理,由于Fick定律采用了与实际不符的假定,造成预测结果有较大偏差。针对上述缺陷,通过参数定义对Fick定律的不合理假定进行修正,推导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多因素修正模型,综合考虑了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随效应、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和混凝土自身缺陷影响。根据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试算,给出了模型中参数的取值。利用该模型,对一
根据水泥熟料和掺合料的矿物成分特性及其水化特点,研制了两种针对不同矿物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的超早强复合激发剂。使用该外加剂可以实现粉煤灰和矿渣30%~50%等量取代水泥应用于混凝土或砂浆中,而28d强度相当于基准混凝土并有良好的增长。试验还表明,掺加激发剂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高于未掺的,但仍低于基准混凝土。
随着粉煤灰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开展粉煤灰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条件的研究,能够为粉煤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采用电化学快速锈蚀,对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锈蚀率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影响粉煤灰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及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比值的增加,粉煤灰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锈蚀率增大。
本文研究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水泥、增黏剂、水为主要原料,生产混凝土保温砌块的工艺。该混凝土保温砌块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能耗低。生产出的混凝土保温砌块,由外层的水泥砂浆起骨架作用,内芯的泡沫塑料起保温作用。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2.2MPa)和良好的保温性能(λ<0.12W/m·k),并且消化了大量难以消解的废旧泡沫塑料,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综合性能明显优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对5组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0.5%、1.0%、1.5%、2.0%的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圆饼试件进行了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而且钢纤维的体积掺量越多,提高效果越明显。由于试验结果具有较大的离散性,本文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随着钢纤维掺量的不同,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双参数的威布尔分布对5组钢纤维轻
我国是世界上重酸雨灾害地区之一,大量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都是直接暴露在酸雨环境中的,并遭受酸雨腐蚀。在分析全国酸性降水成分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室模拟酸雨试验溶液,进行了粉煤灰混凝土的酸雨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混凝土表面状况、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及混凝土的中性化深度等都有影响。
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是提高其耐久性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选用3种不同防水剂,对混凝土表面防水处理后分别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暴露试验,通过硅烷渗透深度、毛细吸水和氯离子含量等指标研究了其防水效果。结果表明:硅烷溶液、乳液和凝胶,对混凝土表面浸渍或涂覆处理后均能在内部形成斥水层;与表面涂覆相比,浸渍处理时硅烷溶液的渗透效果较好;斥水层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率,低于未处理混凝土的1/8,并且在长期暴露后仍保持良
异形柱结构的发展需要一种高效、精确的承载力求解方法。目前针对组合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精确,但往往存在计算速度与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计算包含不同构件的结构体系。针对这一点我们经过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拟动力试验,提出了“等效剪力墙”的设计方法。此法不但简单而且对异形柱组合结构抗震设计是偏于安全的。希望作者的研究能作为异形柱计算和相关规程完善的参考资料。
对于宽跨比及横向刚度小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其稳定性往往成为桥梁设计的控制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对铜瓦门大桥——一座宽跨比为1/23.8的大跨钢管混凝土窄拱桥的特征值屈曲稳定进行了随机静力分析。通过建立的响应面方程,研究了材料性能、几何尺寸的不确定性对该桥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发生变异的情况下该桥一阶屈曲失稳模态均是面外失稳,结构的材料性能、几何尺寸的不确定性对该桥的特征值屈曲稳定安全
山体滑坡的危害性很大,常常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财产的重大损失。锚杆-抗滑桩是治理滑坡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目前,其设计计算都是建立在确定性分析基础上的,然而,由于描述锚杆-抗滑桩及岩土体的参数的变异性,常常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工况之间有较大的偏差,因此更合理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基于可靠性理论的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计算。对锚杆-抗滑桩系统进行了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可靠性指标的分配问题,对完善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