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短波指频率在3~30MHz高频无线电波,其在医疗、工业及军事等方面应用广泛。短波在对人们产生极大用处的同时,其可能对脑、生殖和心脏等器官产生危害,但目前生物效应未明。脑作为电磁辐射敏感部位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建立短波辐射大鼠模型,探讨其学习记忆、脑电活动、组织结构及氧化应激等改变,对于揭示短波辐射致脑损伤的病理基础、深入认识其分子机制和寻求防治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和方法】采用0、5、10和30mW/cm2短波辐射二级雄性Wistar大鼠,于辐射后1d、7d、14d和28d,采用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多导生理记录仪分析大鼠脑电图;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甲苯胺蓝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尼氏体含量;分别采用可见光法、羟胺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海马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AEL)和穿越平台次数于5mW/cm2辐射后各时间点无明显改变,于10mW/cm2辐射后1~3d、30mW/cm2辐射后1~14d大鼠AEL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0.01)。(2)4组大鼠脑电图?波功率辐射后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波功率于5mW/cm2辐射后1d见降低,10mW/cm2辐射后1d、30mW/cm2组辐射后1~14d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波功率于10mW/cm2辐射后1d、30mW/cm2辐射后1~28d均明显升高(p<0.05);?波功率于10和30mW/cm2辐射后1~7d明显升高(p<0.05或0.01)。(3)0和5mW/cm2组大鼠海马见正常组织结构;10和30mW/cm2组于辐射后7d均可见神经元固缩深染,以30mW/cm2组最明显,14d时两组病变呈减轻趋势,至28d基本正常。(4)10和30mW/cm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尼氏体含量于辐射后1~14d明显减少(p<0.05或0.01)。(5)CAT、SOD和MDA于5mW/cm2组大鼠海马组织辐射后各时间点无显著改变;CAT活力于10mW/cm2辐射后1d、30mW/cm2辐射后1d和7d明显降低(p<0.05或0.01);SOD活力于10和30mW/cm2辐射后7d和14d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于30mW/cm2辐射后1d和7d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5mW/cm2短波辐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脑电活动、海马组织结构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10和30mW/cm2短波辐射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电活动紊乱、海马组织结构损伤、海马神经元尼氏体含量减少及氧化应激损伤;短波辐射引起的神经行为改变和氧化应激损伤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