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T 社区用能一体化系统实例研究

来源 :上海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VT社区用能一体化系统有机结合了PVT和双源热泵系统,统一给用户提供空调、用电和热水,满足其综合用能需求。循环工质不仅降低PVT板温,提高其发电效率,而且作为热泵热源提高供水温度,来提升热泵机组的COP。从而系统整体能效得到大幅提高。另外,提供的热水和电能可以节约能源,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系统充分发挥空气能和太阳能的优势,对环境友好,具有可观的减排价值。因此,可以此示范工程为基础,大力推广PVT社区用能一体化系统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随着公司“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与国内总承包公司国外变电站设计合同的签订,使变电工程土建设计更进一步向国外拓展.由于国内外土建结构执行的标准不同、理念不同,在合同理解、设计标准、设计文件深度、设计流程、设计文件审查和报批、涉外工程土建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等都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我公司在国外项目实施中变电站土建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列举了在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工程土建结构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注意事项及
本文论述了PLS-CADD软件系统的基本功能,通过与东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送电电气设计软件包的对比,找出PLS-CADD软件系统的优势和特点,为广大输电线路设计人员在未来的国际送电线路设计工作中提供方便、提高效率、节约设计成本.
针对常规1000kV GIS基础混凝土工程量大、表面裂缝难以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具有混凝土用量少、造价低、基础表面混凝土开裂的几率小等特点的梁板式基础,并对其基础及结构形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梁板式基础的优点及适用性.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杆塔基础承受的荷载大,采用传统的灌注桩基础,必然需要加大桩身直径、增加桩身长度,这将大大增加土方开挖量,钢筋和混凝土用量,增加工程造价.因此,有必要开展适用于输电线路大荷载条件下的新型灌注桩基础的应用研究.依托在建工程淮南-南京-上海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通过现场真型试验研究,得到挤扩支盘桩单桩及群桩的承载力性状和变形性能.综合分析试验数据,根据调研及所收集
本文以三峡库区某巨厚堆积体滑坡为依托工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Ⅳ度和Ⅴ度地震连续作用3次后堆积体的变形机制及动力响应特征,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安全系数,并利用这些评价指标来分析频发微震作用下巨厚堆积体的长期稳定性.
以某110kV变电站基坑设计应用“两墙合一”为例,根据地下连续墙设计原理,分析“两墙合一”在地下变电站基坑设计的可行性.
高层高密建筑群是现代城市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炎热的夏季,建筑不同朝向壁面以及同一朝向下不同高度处的壁面温度存在较大差异,而建筑壁面温度对街谷内流场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两栋高层建筑在夏季低风速、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建筑街谷内近壁面处以及中心处的速度变化情况,发现近壁面处的速度受壁面温度的影响较小,而街谷内中心处的空气速度受壁面温度的影响显著.此外近壁面空气温度的温度分层现象使
通过对清远220千伏库湾至岭塘线路工程的案例研究,分析影响电缆载流量的相关因素,比较各类敷设方式下的电缆载流量,提出提升电缆载流量的方法及措施.该研究分析贴合目前城市规划发展与电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后续的电网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介绍了减压阀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竖向分区和层层设置减压阀两种方法在深层地下实验室项目中的优缺点,并着重分析了减压阀在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中开式循环和深层地下实验室项目中闭式循环的可行性,同时对长距离冷冻水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冷量损失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管内冷冻水与管外热交换产生的冷量损失较小,而水泵运行过程中通过摩擦作用造成管内冷水的温升从而产生冷量的损失是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详细介绍了位处夏热冬冷地区的上海农商银行办公楼及数据机房的空调冷热源系统的设计.数据机房的发热量非常大,空调能耗惊人,约占整个数据中心能耗的18%.为了减少能耗,降低运行成本,设计中通过对数据中心与办公冷热源系统的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在满足系统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