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女贞褐斑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初报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_mot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叶女贞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利用PDA平板培养的单抱菌丝块接种在用无菌牙签刺伤的小叶女贞嫩叶的伤口上,在28℃下保湿24h后接种部位开始出现褐色病斑,72h后病斑可扩展至整张叶片。同时接种纯PDA培养基的对照叶片伤口没有发病。对接种发病叶片病斑的病原菌进行再分离,获得了与接种菌株形态特征一致的Alternaria sp.。根据柯赫氏法则,证明所获得的链格抱菌株为小叶女贞褐斑病的病原菌。对单抱菌株的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病菌分生抱子从抱子梗顶端链生,抱子颜色为浅褐色至深褐色,呈圆形、椭圆形或棒状,有纵横隔膜,呈砖格形状,顶端有凸起的短咏,抱子大小5.9一30.2μm(平均16.1μm) x 2.2-11.3μm(平均7.4μm) 。根据上述形态特征,将小叶女贞褐斑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 Alternaria属真菌引起的小叶女贞病害未见报道。
其他文献
  本试验初步研究了植物内生真菌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ND35抗生物质粗提物对植物生长性状的影响,子囊孢子在水中的存活及对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小白鼠、大白
目的 检测市场上主流6个品牌臭鳜鱼的挥发性物质,确定臭鳜鱼共性风味物质、特征风味物质,验证电子鼻快速检测臭鳜鱼主要成分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氧气是现代医疗过程中重要的气体,是很多科室在进行病患诊疗过程中都会用到的辅助材料.随着医院就诊、住院的病人数量增多,临床上对氧气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医用制氧机、液氧
VR校园全景制作,研究内容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将校园地理信息和其他校园信息结合,以三维虚拟可视化境界面实现校园景观、校园信息
  采用TP-M13-SSR荧光标记技术,对甘肃省陇南地区8个种群202个小麦条锈菌分离株基因组DNA进行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在物种水平
会议
当前,在我们教学中,培养记忆力的行为活动太多,培养思维力的行为活动太少了.“一刀切”“满堂灌”“满堂问”“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这些缺乏能动性、自主性的被动教学,造
期刊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小麦条锈病叶、叶锈病叶、白粉病叶和健康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条锈菌特异性的SSR引物进行小麦条锈菌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所用的条锈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