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庄矿八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应用及效果

来源 :2007年山东煤炭学会煤矿物探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河北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对良庄井田深部施工的方法,分析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良庄矿八区的地质勘察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岩性勘探等新技术、新方法的陆续开展应用。在煤矿安全和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由于上述新技术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满足煤矿生产的实际需要,因此,本文从煤层反射波形成机制、小断层分辨、3D地震解释和综合物探应用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本文阐述了复杂条件下水文探测的必要性,论述了矿井复杂条件下水文探测技术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其预期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新驿煤矿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长沟支五断层进行探测,证明了长沟支五断层不含水且不导水,安全回采了1107和1109两个相邻工作面,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比较简单、可靠、经济、适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是保障工作面顺利回采的有效方法之一。简便易行、效率高、效果好、应用效果证明,坑透技术是一种探测工作面内地质小构造行之有效的方法。
3煤顶板突水是影响矿井生产和安全的关键因素,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认清了地质构造对3煤顶板突水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的工作原理,重点论述了瞬变电磁法在新安煤矿水文地质探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12101面附近26个钻孔有关资料的整理分析,从中采集出研究区的12下煤的煤厚及其顶底板以上50m内的岩性及其厚度变化情况和简易水文地质资料信息,初步查明了该工作面及其周边煤厚变化、顶板岩性及其厚度变化、煤层底板起伏及断裂发育情况。并应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12下煤顶板岩层的富水性进行了探测,为布置井
为防止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利用井下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对水害严重的焦作矿区9个生产矿井的110多个采掘工作面进行了探测,用于预报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及其破碎带、划分采掘区岩层贫富水区域、论证工作面回采时的水害危险性并圈定易突水地段、确定放水孔位置等。探测研究成果绝大多数已得到采掘工程实践的验证,准确率达82%以上。
本文介绍了福兴煤矿的勘探区地质概况,论述了煤层反射波与非煤层反射波的识别问题,重点探讨了地震在岩性勘探方面的作用。
本文对南屯煤矿近30年物探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生产矿井物探技术的应用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维地震勘探通过炮点与检波点的灵活组合,适合于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勘探,从原理上也更加符合地质体的三维空间特性,有利于复杂构造的研究与探测。查庄煤矿十采区深部位于肥城煤田西北部,构造非常复杂,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成功的查清了主要煤层的断裂系统及褶曲形态。为矿井采面布设、煤层开采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