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木质材料高效利用的新途径-木陶瓷

来源 :2006全国生物质材料暨环保型人造板新技术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新型生态环境材料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利用废弃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制备高性能的新材料,逐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很多国家都在研究木质废弃物再利用和由木质材料衍生新材料,木陶瓷(Woodceramics,WCS)就是基于这种"利用废材料,创生高性能新材料"的思想而开发出的一种新材料.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医乏的国家,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木质废料,创生高性能高附加值材料和产品,是摆在我国木材科学工作者面前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木陶瓷的研制和开发为木质废料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对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文章在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结构、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文以标准温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逐时软件模拟了在全国15个城市气象条件的逐时、逐月温室效应。通过对不同气象(侯)条件下温室效应分布规律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温室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全年运行有效性评价方法--度月指标法和节能指标法。
本文对利用多种模拟分析手段对招商海运中心进行整体综合性能优化的过程进行了介绍。文章对建筑综合性能优化模拟分析所包括的5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用数值方法比较了固定室温墙体模型与非固定室温墙体模型的区别.对两模型墙体周期性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讨论了墙体导热系数ks和墙体热容Cs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固定模型是室温非固定模型计算区域L趋向于无穷大时的一种特殊情况.不同墙体参数对应的室温非固定模型的墙体延迟时间相对较长,墙内壁温度较高.
本文对建筑节能与热泵技术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应对空调、供暖、热水供应的能量利用作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热泵技术,进行空调余热的回收和能量综合利用;开发带有蓄热功能的空调、热水供暖与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充分利用夜间谷电,减少白天峰电;加强建筑内部热能的回收。
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选取典型建筑,比较了是否考虑周边建筑遮挡对建筑室内风压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有密集建筑群的小区风环境规划设计,不考虑周围建筑的遮挡时得到的建筑周围压差往往要比实际有遮挡时大将近一倍甚至更多,室内自然通风量也比有遮挡时多50%甚至更多,如不注意则可能对下一步的深化设计造成误导。
本文对暖通空调设计校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暖通专业设计校审应从设计依据、设计深度、执行规范的情况、设计方案选择、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安装维护方便性、卫生和安全、节能环保、专业协调等方面进行重点审查,综合考虑其性能、经济性、节能性和环保性。
近年来,过滤器的渗漏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成为高级别洁净室成败的关键.但是无论控制有多严格,渗漏总是难免的,特别是相当于过滤器穿透率量级的渗漏.过高要求控制渗漏所花的代价与所得到的渗漏量的减少相比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尽管有关的过滤器标准与洁净室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对过滤器的渗漏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过滤器的滤材、框架、安装和面的渗漏.本文针对实际中的渗漏问题,中国
对于间歇供暖的居住建筑,根据间歇供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室温也呈周期性变化.但室温变化的幅度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物理性质.建筑围护结构对室温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扭叶松(PinuscontortaDougl.exLoud.)因受到山地松甲虫的侵害而发生蓝变.本文通过对扭叶松木材涂饰表观的评价以及漆膜附着力的测试,研究了其蓝变和非蓝变板材的涂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蓝变木材的表面可以用简单的标准清漆涂饰提高视觉效果;利用标准家具涂饰方法,使用浅红色、蓝色或者碳黑色的底漆/面漆/亮光漆,可以掩饰蓝变木材和非蓝变木材的区别;蓝变木材在渗透性方面的提高不影响其漆膜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