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鳜一年三次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来源 :第十一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产科技分论坛暨2014年上海市渔业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来源潘阳湖雌性和高邮湖雄性翘嘴鳜的两个野生群体,分成3个平行组,在池塘网箱中雌雄分开强化培育,进行了一年三次的人工繁殖试验,每次人工繁殖的每个平行组分别催产8组,并进行苗种分阶段培育试验.结果显示,在翘嘴鳜一年三次人工繁殖过程中,每次人工繁殖的效应时间、脱膜时间和开口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效应时间、脱膜时间和开口时间越短.相对怀卵量和相对产卵量随着繁殖次数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第三次分别仅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65.7%~71.3%和65.8%~68.6%.催产率以第二次人工繁殖的最高,达(91.67±7.22)%,但三次人工繁殖之间的全产、半产和未产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工繁殖时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第一次(p<0.05),但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雌鱼相对出苗量,以第二次人工繁殖的最高,其次为第一次,最低为第三次,相互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工繁殖分别孵化出苗177.4万尾、275.72万尾和212.88万尾.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工繁殖时各阶段相对应的培育成活率分别显著高于第一次(p<0.05),而每次人工繁殖各阶段的培育成活率,开口期至1.3cm 阶段显著高于1.3cm至4cm~6cm阶段(p<0.05);1.3cm至4cm~6cm阶段培育成活率,第三次显著高于第二次,第二次显著高于第一次(p<0.05).种苗畸形率以第一次人工繁殖的最高,达(7.23±0.39)%,显著高于第二次和第三次(p<0.05).试验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工繁殖分别培育出4cm~6cm种苗32.20万尾、128.82万尾和118.13万尾,为鳜鱼反季节的均衡养殖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鱼类开展多次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现在学校中有很多劳动实践活动,但大部分都是走走过场,并不是真实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忽视了能展现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作业这个重要内容,降低了教学效率。为了可以快速推进劳动
能源草生物量大、适应性强,是未来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能源草的品种选育与种植、原料预处理、厌氧发酵工艺和工程应用等四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比较分析了不同预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初孵仔鱼到56日龄(SL 34.87±4.24mm)菊黄东方鲀的脊柱、附肢骨骼及皮刺的早期发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第5天(SL 3.19±0.08mm)髓弓长出,第9天(SL
泰安N-ISDN建设方案及实施策略泰安NISDN建设方案及实施策略从国内外发展形势和我市发展NISDN(以下简称ISDN)的技术条件分析,我市建设ISDN的各种支撑技术已经满足,具备了组建ISDN的条件.1泰安ISDN组网方案的确定
上半年基金暗淡落败,下半年偏股型基金将大有作为。随着投资风向逐步回归到基本面上,基金投资理念得以彰显,偏股型基金凭借其不断增长的规模、出众的投研能力,将为广大投资者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11月17—18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高原山地栽培岗位组织并联合红河、版纳和保山3个综合试验站在昆明召开香蕉枯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学生能动、独立、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师信息技能的提升,它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人类社
以柳枝稷为原料,研究微波,蒸汽加热和NaOH预处理方法对柳枝稷的结晶度和纤维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预处理后的柳枝稷在中温时的厌氧发酵性能.结果显示:3种处理都可以降低原料
会议
1949-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焊接产业来说,却是充满风云变幻和时代变迁的60年。在这段岁月里,中国焊接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小学语文属于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