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体系中基于氢键作用分离甜菊苷单体组分Rebaudioside A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甜菊苷A苷为例,设计合成了弱极性骨架的大孔吸附树脂,同时根据形成氢键时给电子能力的不同,选择乙二醇、乙二胺、乙二硫醇对树脂骨架进行功能基化。另外为了消除树脂骨架与甜菊苷的疏水作用对吸附的干扰,选择了乙醇等非水体系中进行吸附分离实验。指出,在单一氢键吸附作用树脂中,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优选了胺作为主要氢键吸附基团,通过增大胺含量来增大吸附量以及氢键强度从而在不高的塔板数下实现了较大的分配比,进而优化纯化工艺,实现A苷单体分离的目的。所得A苷提取物中A苷含量为92.1%,回收率为62.6%,方法简便易于工业化大生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AB-8大孔树脂对仙人掌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考察溶液的pH值、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8树脂对仙人掌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属于放热的物
为了获得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NiCl2?6H2O和乙酰丙酮钼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和高温热处理成功合成了颗粒状NiMoO4,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RD、SEM、TEM、Ram
为提高羽毛角蛋白(FK)对涤纶织物的后整理效果及其耐久性,向FK整理液中添加了植酸(PA)组分,采用SEM和FTIR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比分析了PA对FK整
合成了咪唑离子液体功能化salen Mn配合物(IL-salen Mn),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与CO2一锅合成碳酸苯乙烯酯反应中.以尿素过氧化氢(UHP)为氧化剂、吡啶氮氧化物(PyNO)为助
  本文采用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ZH-01与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XAD-4系统研究和比较了对苯甲酸的静态和动态的吸附性能。实验证明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ZH-01对苯甲
分别将橙花醇和香叶醇(Ⅰ)(柠檬醛两个立体异构体的前体)氧化为相应的醛(Ⅱ),进一步氧化为酸(Ⅲ),然后与溴丙炔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末端炔酯(Ⅳ),最后与系列取代叠氮化合物
  吸附法被认为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重金属处理方法。本文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在硅胶表面制备了一种对镉离子有选择性吸附的新型的镉离子印迹硅胶材料,并对其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进
  本文以实验室前期工作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实验室自制多乙烯多胺型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几种电镀含铬废水的吸附性能,并分析研究了不同碱性基团离子交换材料对于六价铬与硫酸
  本文采用亚氯酸钠(NaClO2)对纤维进行了化学处理,考察了处理纤维对油和水的吸附性能,并且分析了纤维的表面蜡质和中空结构对油吸附的贡献并探讨了它的吸油机制。然后,以NaCl
笔者报告了1993年9月对河北省1990~1992年0~14岁儿童住院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进行调查的情况。结果表明,3年平均AFP、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Non-Polio AFP)调查发病率分别为1.498/10万、0.988/10万;0~4岁儿童3年平均发病率二者分别为2.917/10万和1.591/10万。格林巴利综合征(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