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醇干扰素治疗丙型病毒干预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来源 :第四届晋冀鲁豫肝病论坛暨2016年河南省医学会感染肝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聚乙醇干扰素治疗丙型病毒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聚乙醇干扰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三年当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120例,并筛选出快速病毒学应答者即RVR25例,无应答者25例.并抽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对照.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可看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增高,CD4+T/CD8+T增高,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患有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不平衡且B淋巴细胞明显升高,经过聚乙醇干扰素治疗后,患者情况有所改善,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各31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变化.对照组给予甘草酸单铵粉、硫普罗宁、多烯磷酸胆碱、还原型谷光苷肽等消炎保肝支持及防治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等方面与对照组比疗效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的治疗、观察、分析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肝腹水的临床效果,以期更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确保无污染的环境下抽取自体骨髓200 ml,抗凝分离处理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下,给病人注入骨髓干细胞悬液约1.0× 109/ml并于移植前和手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检测以下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谷
会议
目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内无明显感染源,多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腹压痛及反跳痛。全部患者均常规检查外周血象、肝肾功能、B超及腹水常规、腹水培养
目的:肝穿刺是采取肝组织标本的一种简单手段,在穿刺所得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或制成涂片做细胞学检查,探讨肝穿刺对肝病病因、类型诊断、病情追踪、疗效考核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0例肝活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肝脏病理活检,7例患者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2例为肝纤维化早期,1例为代偿性肝硬化。结论:肝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肝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从而可以明确诊断,判断病情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2a生存情况.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PLC患者76例,排除远处转移患者.所有患者接受TACE治疗1~3次,44例同时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按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考核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在完成TACE治疗6月后
会议
目的: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M)携带者临床较常见,HBVM虽无临床症状,但病理显示其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探讨硫普罗宁治疗肺结核合并HBVM携带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HBVM携带者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检测显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硫普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