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部深水气井测试关键技术

来源 :2015中国油气论坛——海洋油气工程技术专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ong1984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南海西部海域开展了连续的自营深水勘探作业,发现2个气田群,并通过测试证实.深水井测试与浅水井测试相比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管柱受力复杂,水合物风险大,大产量对地面测试设备要求高且安装周期长,动力定位的钻井船需考虑应急解脱预案等方面.在南海西部深水井测试作业中采用了合理有效的方案和措施解决了以上困难和挑战,如建立了管中管模型分析海水段测试管柱受力,地面测试设备模块化技术等,保障了测试作业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区域地面沉降是世界上很多城市正在面对的一种"城市病".地下水过量开采是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最普遍的原因.北京也因地下水超采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问题.为了全面认识地下水开采格局变化下的地面沉降发育分布的特点,推动实现《北京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3-2020年)》中的"控沉目标",本文对北京市从解放初期至今60多年间的地下水开采和地面沉降演变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沉降的形成发展阶段
北京市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地面沉降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包括地面沉降监测站、水准测量、GPS监测、InSAR监测及地下水位动态监测.通过连续多年的系统监测,全面掌握了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特征及规律.丰富的地面沉降监测与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对北京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进行了介绍,对监测成果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梳理
中国地面沉降发育严重的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等地区,同时也是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是未来地面沉降灾害防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地面沉降造成的高程损失、建筑物破坏、高速铁路安全性降低、土地利用价值受损等灾害影响,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安全问题.城市快速发展,必将对水资源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加剧地面沉降灾害的发展.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详细阐述其在城市发展
板岩在我国分布广泛,作为一种沉积岩向变质岩的过渡性浅变质岩,对其进行波速的研究将对于浅层地壳的各向异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板岩样品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实验获得了板岩在围压10-200MPa条件下、不同构造主方向(X,Y和Z)上的波速,在围压200MPa时,X、Y、Z三个方向的P波速度分别为6.46km/s、6.15krn/s、5.691km/s,平均速度为6.10km/s,S波平均速度约为3.
GPS测量的高程是大地高,而日常使用的高程是正常高,这中间存在一个高程异常值,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这个高程异常值不是个常数.将GPS大地高转化为正常高的高程拟合研究也逐渐变成了GPS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高程系统及相互的转换关系,重点介绍了多项式曲面拟合和多面函数拟合两种GPS高程拟合方法.结合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项目,利用研究区范围内监测点已有的A级GPS测量数据和一等水准测量数
以北京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依据相关规范并结合基坑特点制定了基坑变形监测方案,对基坑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土钉墙坡顶竖向位移、护坡桩坡顶水平位移、护坡桩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土钉及锚杆拉力、地下水位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监测方法适当,基坑变形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为了提高对泥浆工作者的认识,通过钻井现场的工作案例揭示了泥浆工作在钻井工程中的重要性.对泥浆使用的原则做了阐述,分类列举了针对不同地层采用的不同泥浆体系,并进行了理论分析.阐明了选择合理的泥浆体系是钻井工作成败的关键.对泥浆工作的现场调配与使用做了原则总结,较全面的论述了现场泥浆使用中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由于多年干旱及地下水超采,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源地部分水源井供水能力衰减.本文结合南水北调进京后新的供水形势,对北京市现有主要市属地下水源地(怀柔应急水源地、第八水厂牛栏山水源地、平谷应急水源地、水源三厂水源地、张坊应急水源地)多年开采动态进行调查,查明了水源地现状供水能力和出水量衰减程度,分析了导致水源井出水能力衰减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恢复水源地供水能力方案.
本文综合怀柔应急水源地开采期间开采量、水质等系列动态监测资料,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以及引起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引起水源地水质变化的原因除了污染源的增加外,主要是由地下水的集中开采造成的,一方面,大规模的地下水开采引起水位的急剧下降和强烈的侧向补给,沿途(地下径流)溶解了地层中大量的矿物成分,使得地下水水质发生明显变化,另外,当开采量大于补给量时,储蓄量减少,在垂直入渗补给水的含盐浓
萨哈林海域地处极具挑战性的亚北极冷海作业环境、地质情况复杂且环保要求"零排放".针对制约该区安全、高效、环保钻完井难点,采用理论研究、室内实验及模拟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优快钻井配套技术、冷海井控关键技术、冷海钻井液关键技术、冷海固井关键技术及钻完井环保技术等专题研究,形成了系统性冷海钻完井工程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维宁区块全部5口探井,实现了安全、高效施工及环保"零排放"且提速降本显著,单井平均钻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