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闪烁对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系统的影响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han2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波具有直线传播及穿越电离层而不被反射的能力,因此被广泛用于卫星通信中。FY-2 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测距就是通过测量微波信号在地面与卫星之间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出卫星到地面站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空中卫星的准确定位。微波在空中传播时要穿越电离层,电离层存在的不规则体结构会引起穿越电离层的信号的强度和相位快速随机起伏,造成信号畸变,导致地面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信噪比降低,信号捕捉跟踪困难「4」,甚至引起信号中断,这种现象称电离层闪烁。我国境内电离层闪烁高发区大致位于东经100°-130°,北纬10°-26°,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地理位置为东经113°北纬10°,正好处于磁赤道与北异峰区间,是电离层闪烁的频发区域「5」。电离层闪烁有明显的日落后1-2 小时出现、向东漂移,最后在本地午夜时分消散的特点,赤道地区闪烁强度和出现频率随太阳黑子数的增加而增强「5」。按照太阳活动规律,太阳黑子的数量大约是以11 年为周期循环增长及减少。当时间进入2011 年,越来越多的太阳黑子表明太阳进入了一个最活跃的时期。而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预计太阳活动将在2012 年、2013 年达到顶峰。电离层闪烁与太阳活动强弱有很大的相关性,太阳活动上升,闪烁次数上升。 2011年3月春分前后北京时的20:30-00:30,广州站FY-2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系统频繁出现跟踪不稳定的情况,并且有一个规律,就是先发生在西边的FY-2D星,约一小时后转移到东边的FY-2C星,约北京时 0:30后,跟踪不稳定现象自行消失,4月份后跟踪不稳定的现象没有再出现。经过多方面的原因查找与测量分析,在排除设备故障及传输环节原因、排除卫星本身原因、排除主站对卫星实行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造成的原因、排除设备供电系统原因、排除干扰原因等因素后,通过与广州站2011年3月GPS监测到的电离层S4 闪烁资料的分析比对,发现其中3月1日、25日、26日、27日、28日跟踪不稳定时恰好这几天S4闪烁数值较高,因此认为电离层闪烁极有可能是造成广州站FY-2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系统跟踪不稳定的的因素。本文对这一相关因素作了初步的分析,这项工作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和观察下去,直至找到确切的依据。这对即将到来的太阳活动高发年的测距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即在太阳活动高发时,提早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高效高质地完成好测距任务。
其他文献
  磁层Alfven 波在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极光小尺度结构也常归因于剪切Alfven 波(SAW)色散效应。本文基于简化的双流体MHD 模式对 SAW色散效应的特征进行总结
会议
  行星际太阳风携带着太阳爆发的巨大能量吹向地球,造成地球空间磁场、等离子等不同参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会照成地球空间灾害性的空间天气,影响着地球空间飞行器
会议
  华南地区位于磁赤道异常区北驼峰附近,是电离层闪烁事件出现最频繁,对穿越其上电波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随着通信、GPS 导航卫星的日益发展,电离层对其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
会议
  本文介绍了利用测高仪和GPS 观测数据进行单站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的同化反演实验,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Kalman 滤波的电离层数据同化系统,采用了水平和垂直方向可分离
会议
  强大的太阳耀斑是和光球上的磁场位型紧密联系的,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把Poynting 矢量当做一个研究磁场位型的参量。我们利用随时间演化的MHD 数值模拟,来研究Poynting 矢量的
会议
  本文用WIND 和ACE 的太阳风观测数据作为输入,用全球MHD 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磁层和电离层对1998 年6 月5 日太阳风事件的响应。计算中所选择的观测区间有行星际磁场的一个
会议
  本论文建立了闪电产生的电磁场在对流层-低电离层之间耦合的2-D 时变电磁场模型(electromagnetic model, EM model),并用模型研究了发生在中间层-低电离层的“红闪”(red spr
2011年以来,高等教育开始实施电子注册学历证书管理制度,对成人教育学籍与学历科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突出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成人教育学籍与学历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严重问
南美乌拉圭胶合板制造商Uruply SA(Lumin)公司即将投资3000万美元,增加一条生产线.rn位于乌拉圭中北部地区的Tacuarembo工厂正在进行施工和地基工作,为2020年期间增加一条生
期刊
翻开任何一本天文学入门教科书都会告诉你,行星的光环必然存在于距离行星非常近的位置上.一旦光环物质离开行星体太远,那么传统天文学观点认为这些光环物质将会形成新的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