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指套牵引治疗成人新鲜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指套悬吊牵引治疗成人新鲜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 5年12月采用三种方法治疗盖氏骨折59例,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指套悬吊牵引18例(实验组)、单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21例(对照组1)以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19例(对照组2).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第3天、第2周、第8周、第24周、第1年进行随访并最终进行Cooney腕关节评分及疗效评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左室纵向应变、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对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围手术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因原发性重度二尖瓣反流于我院心脏外科行二尖瓣修补或者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第7天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50%分为A、B两组,均于术前、术后第7天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2DE),以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对左室相关参
[目的] 通过检测CD40、NF-κB在子痫前期母血及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株CRL-1730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子痫前期患者组的血清冲击人HUVEC株,电镜下观察HUVEC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HUVECs细胞凋亡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UVEC中CD40和NF-κ B p65亚
会议
[目的] 探讨5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5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男33例,女18例,足月儿37例、早产儿14例,均出生后4个月以内起病;平均诊断日龄37天,其中0~28天23例,28至2月23例,2至4月10例.
会议
[目的] 探讨换血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选择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将入院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该组患儿一般情况、胆红素峰值水平、并以进行换血治疗的患儿为换血组,未进行换血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贫血、窦性心动过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电解质紊乱、
会议
The allelic counterparts of biallelic genes display a synchronous pattern of replication that is different from genes subjected to monoallelic expression, which exhibit an asynchronous mode of replica
会议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于2009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PKP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109例,其中男41例,女68例;年龄65~94岁,平均71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痛的程度,测量术前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分析比较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Dynamic cervical Inplant,DCI)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y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4例患者行DCI(A组),7例患者行ACDF(B组),于术前、出院前、术后6周、3月随访,通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
目的 旋转手法可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对于体位的选择,目前尚有争论。本研究利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体位下行旋转手法,探讨该手法在不同体位下对颈椎间盘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影响,为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体位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依据。
目的 比较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与传统跨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10-2014年的76例A、B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42例采用伤椎置钉内固定,34例采用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其均未采用植骨融合)术前、术后1天、术后3月、6月、12月伤椎高度比及其Cobb角变化,统计得出结论。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31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男24例,女7例,年龄22~63岁,平均36.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重物砸伤8例,软组织损伤程度按Gustilo分型,Ⅱ型20例,ⅢA型6例,ⅢB型5例.急诊行软组织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一期缝合伤口,必要时VSD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