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预报检验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范例进行推理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求解问题的技术,它利用过去的范例或经验来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类比推理方法。非参数估计技术就是一种基于范例进行推理的方法,在天气预报中也常叫相似方法。用这种方法作预报,不需要建立预报方程,因而可以克服参数估计技术(例如MOS预报)的一些缺点。K近邻非参数估计技术是当前较新的一种相似预报方法。试验使用K近邻非参数估计技术逐日做了一年的风场预报,每天作8个时次的预报,每次作7天的预报。试验时段是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为了检验对比风的预报情况,作了同期DMO风的预报,由于资料原因DMO预报只做了20点一个时次的预报。进行试验的是全国有风观测资料的二千多站,所有台站按区号和地理位置分成5个区。本文给出了分区和全国平均,以及分时次和分季检验情况。从平均情况看各时次预报,风向晚上比白天报的好,其中零晨5时最好,11时最次;风速也是晚上比白天报的好,11时、14时和17时预报误差较大。和DMO预报相比,在风向预报上,从同样时次(20时)的预报看,一区、三区DMO预报比试验预报好,其余各区和全国平均均是试验预报比DMO预报好。DMO方法的预报随着时间的增加,预报误差增大的倾向明显大于试验预报。7日平均试验预报绝对平均误差67.9°(8时次平均),20时平均误差68.9°,而20时DMO预报绝对平均误差72.5°。各季预报中,在冬、夏、秋三季报的试验预报比DMO预报好,在春季DMO风向预报较好,但风速预报还是试验预报较好。风速进行分类评分。对于2级以下风,DMO预报评分和试验预报相差不大,平均试验预报略好,对于3级以上风和5级以上风,DMO预报较差,试验预报有明显提高。对于3级以上风,试验预报7日平均TS评分0.235,DMO预报0.153;对于5级以上风,试验预报7日平均TS评分0.139,DMO预报0.050。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为了展示高阶位涡反演的另外一个应用方面,本文对08年7月21-24日低涡东移引发江淮地区大范围降水的个例进行了分部反演的研究。文中侧重于分析局部扰动对整个环流场的贡献以及比较满足非线性平衡(Charney平衡)的反演算子和高阶位涡反演的区别。分析指出,下边界位温扰动主要发生在高原附近,与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存在有密切关系;中层非绝热加热的作用主要发生在低涡东移之后,并且在24日东移出海之后表现得最为明
在充分肯定位涡反演重要性的前提下指出该技术应用于中尺度研究的不足,要准确反演中尺度系统还有待于发展高阶位涡反演算子。位涡反演算子的构造往往依赖于平衡方程,实际大气中并不存在精确的平衡方程来刻画平衡流的运动,这是惯性重力波自发辐射的问题。本文引入一个与平衡流密切相关的概念,即慢流形(slowmanifold)。讨论了与慢流形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过滤平衡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惯性重力波的自发辐射。从慢
对基于三重嵌套区域(27/9/3km)WRF模式的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在北京地区某些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这些强对流天气是在大尺度背景场强迫不强情况下发生的,具有突发性和局地性。通过三个个例指出RUC对这类强天气发生的背景条件有很好的描述能力,对这类强对流天气具有预报能力。
道面高温是影响高速公路运行的高影响天气之一,为保证奥运会期间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和开展交通气预报,北京市气象局在北京地区建立了以18个自动道面监测站为主的交通气象监测网,对道面温度及他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有关部门除了需要路面度的观测实况和天气预报以外,还需要了解未来的路面温度本文采用能量平衡方程作为预报模型,利用分辨率为3公里的中尺度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和道面温度等测实况,制作未来18小时逐小时的沥青道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8年1月26日—28日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一次连续性雨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降水开始时间、发展演变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为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预报资料,特别是采用Lin等方案计算的雨水、云水、冰晶、雪晶等比含水量数值,对这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物理参数的演变特征和冻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模拟的运动场和微物理场的时空演变表明:此次雨雪过程降水和
利用自主完成本地化移植开发的TITAN系统及其风暴属性和冰雹指数算法,根据选择接入的商丘、徐州、盐城等三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9年6月3日发生的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环境条件分析表明此次超级单体风暴主要为垂直风的强切变触发产生的。超级单体初生后间隔一小时的时间序列拼图表明风暴宏观上可分为初生加强阶段、持续阶段、消散阶段,其强回波表现分别为弓形、人字形与线形回波。分析风暴的演变、属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