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义”观对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借鉴意义

来源 :2008·国际儒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体系是两千多年来养成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基础,其中的“仁”、“义”作为这个基础的理论核心概念,本身具有普世的意义。当代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中国人作为帝国臣民的性质已经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宣告终结,而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正在培育之中,儒家伦理系统中那些具有超越时空性质的价值观念在经历了社会变迁和思想洗礼之后,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在当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塑造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一些“非人道”、“反人化”的异化效应,引发了有关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伦理问题的大讨论。尽管生命科学家、哲
会议
仁道精神是儒学的核心和特质,儒家仁道精神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忠恕恻隐的仁爱精神,二是万物一体的超越意识,三是生生不已的生机活力。 这种仁道精神虽产生于过去,但
会议
@@近些年来,儒教问题再度成为一个思想学术热点。这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精神需要、或者说是一种迫切的精神渴求。因此,儒教问题确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的“仁者爱人”,倡导彼此关爱的道德精神。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地演进,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体现人类爱的对象
@@近来,国内外的各种新闻持续报道从世界各国的产业工厂和遍布地球的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等有很多文明的恶果所招来地球温暖化和污染化的现象。同时也警告因这样的地球温暖化和
会议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为重视道德伦理的时代。不仅形成了普遍肯定伦理道德价值的社会风气,而且前所未有的深化了仁、义、忠、信、孝等伦理观念,带有真实性、道德与功
会议
@@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宗教’一词是源于日本人对英语‘religion’的翻译用语。当然religion’的概念与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自从18世纪以来,却一直是作为基督
乔布斯走了,但这不影响他在世界范围内的美誉和IT业不可超越的地位。施谱越编著的《苹果教父乔布斯传》从乔布斯出生被弃开始,讲述了他如何成长,如何19岁创业,25岁功成名就,3
在第二季《名声大震》的现场,数十台摄像机以及成百上千双眼睛正对着一位身姿曼妙的姑娘,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面对大众的瞩目了。早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时,一名笑起来脸上有
赵岐是位长寿的士人与政治家,其身逢政治紊乱的东汉中後期,其具有士人气节的风范,时常斡旋於外戚、宦官、蛮族或军阀之间,均能适时的达成人君所能委托的任务,不辱君命。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