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添加剂对2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八届新型太阳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_c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有机胺的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年来表现出兼具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潜力[1,2],但钙钛矿薄膜内高的激子束缚能和差的电荷传输限制了器件效率的提升.通过掺杂添加剂来调控晶体面内取向是获得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有效手段[3].我们采用丙二胺(PDA)作为准二维钙钛矿中的有机胺大分子,制备了PDAMA4Pb5I16的钙钛矿薄膜.通过掺杂少量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成功调节了钙钛矿薄膜的成膜质量.X射线衍射图谱(见图1a)表明,具有BMIMBF4的钙钛矿薄膜的结晶性明显提高.在最优的掺杂浓度下,电池J-V曲线(图1b)的迟滞大幅减小,电池的开路电压明显提高,器件的效率从最初的12.79%提升至13.92%.结果 表明,离子液体BMIMBF4的掺杂可以有效提升钙钛矿薄膜的成膜质量和电池的性能.
其他文献
相比于硅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独特优势是可以制备柔性器件,基于刚性衬底的钙钛矿电池的认证效率已经达到了25.5%,但是柔性器件的效率相对较低.在我们的工作中,首先通过配体与添加剂协同工程对FAPbI3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过程进行调控,探讨了MACl对FAPbI3薄膜结晶过程的影响机制,通过低压辅助法在空气中制备出了高质量的FAPbI3薄膜,基于该策略制备的柔性器件的效率可以达到19.38%,
富溴全无机钙钛矿CsPbIBr2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稳定性在光伏领域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其体相内严重的非辐射复合制约了器件开路电压的提升.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首先利用碱金属离子对CsPbIBr2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调控,获得了具有高结晶性和致密表面的CsPbIBr2薄膜.此外,利用非卤素乙酸根离子钝化卤素空位缺陷减少非辐射复合,同时提高了α相的稳定性.最后采用低成本的丝印碳电极和室温沉积的氧化钛电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MXenes that arise from terminated functional groups and oxidization of MXenes make them attractive for application in photovoltaic devices lik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H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拥有成本低、工艺简单以及光伏性能优异等优点,作为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光伏发电技术之一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长程稳定性、大面积电池器件制备工艺等问题.载流子传输层开发与优化是解决上述问题有效方法之一.二氧化锡(SnO2)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电子迁移率、较宽带隙、长程化学稳定性和匹配能级等优点而被认为是高效的电子传输材料.针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nO2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of Cs2AgBiBr6-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is still low owing to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Cs2AgBiBr6 films.Herein,we demonstrate a carboxy-chlorophyll deriv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由于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较好的光吸收率,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1].SnO2作为一种宽带隙半导体,是一种有前途的ETL材料,但是其与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电子复合会降低器件性能.这里,一种简单的掺杂手段被用于修饰SnO2,可以调整SnO2能级的同时提高钙钛矿晶体的结晶度.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由过渡金属和氧组成的簇合物,由于其具有充当浅电子陷阱,有效地分离光生激子的特性已经广泛应
High efficiency four-terminal (4-T) tandem solar cells rely on three transparent electrodes with high conductivity and low free carrier absorption in the near-infrared (NIR) region.In this work,a high
与传统结构(n-i-p)钙钛矿电池相比,反型(p-i-n)钙钛矿电池具有制备简单和J-V滞回效应小等优点.采用无机空穴材料代替有机空穴材料是提高反型钙钛矿电池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1,2].我们以CuInS2为空穴传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CuInS2/PCBM/BCP/Ag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广泛研究的基于NiO反型结构钙钛矿电池相比,基于CuInS2的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接近于基于NiO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第三代光伏电池,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25.5%[1],但是钙钛矿层在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的晶体缺陷态,带有大量的电荷,成为电子-空穴的高复合位点[2],极大的限制了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以及稳定性.在这里,我们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AN纤维,在进行高温碳化以及后处理得到了官能化纳米碳纤维(CNFs-N),用于了调控钙钛矿的生长与结晶[3][4].CNFs-N上的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它事关将来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成为钙钛矿电池研究的热点.基于有机空穴传输材料Spiro-OMeTAD的电池转换效率较高,但其稳定性较差,而基于无机空穴传输材料的电池的稳定性较好,但其效率较低[1-3].为了兼顾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我们将本研究组开发的无机空穴材料CuInS2与有机空穴材料Spiro-OMeTAD相结合形成双空穴层CuIn S2/Sp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