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体力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现有证据表明青春期或成年后的肥胖、运动不足或积极运动的习惯,都与童年时期建立的运动习性密切相关。而我国目前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调查和推荐量的研究中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相关研究报导。本文旨在调查上海市东北片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为了解现状和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上海市东北片幼稚园6所,共募集并调查268名4-5岁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男,156名;女,112名;平均年龄4.81±0.52岁)。体力活动水平测量利用ActiGraphGT3X(ActigraphLLC,Pensacola,FL)加速度传感器,要求受试者连续佩戴7天,其中5个工作日和2个周末日(由家长协助戴于右侧髂部),除洗澡、游泳和睡觉外,其它时间都应佩戴,工作人员在7天测试结束后的第8天收回仪器。采样间隔为15s,连续20mincounts计数为0该小时数据无效,每天有效时间不少于6小时;7天中至少有2个有效工作日+1个有效周末日被纳入到最后统计分析。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用Actil ife(5.5.5版本)进行处理,Pate(2006)强度界值作为不同强度划分依据,其中counts>420/15s被定义为中等强度运动(Moderatephysicalactivity,MPA),counts>842/15s被定义为高强度运动(Vigorousphysicalactivity,VPA)。结果:共有238名幼儿(男,138名;女100名)在7天调查中至少有2个有效工作日+1个有效周末日,平均佩戴时间为10.87+1.18小时。平均每日MPA为57.24+15.18min(工作日,56.51+15.45min;周末日,58.88+21.86min);平均每日VPA为19.24+9.48min(工作日,19.99+9.84min;周末日,19.06+12.47min)。结论:本次调查的上海市东北片学龄前,儿童每日平均中一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Moderate-vigorousphysicalactivity,MVPA),基本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MVPA达到60min的推荐量,但与欧美国家学龄前儿童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客观、简便、有效的体力活动测量工具在欧美国家广泛使用,但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采样间隔、有效数据判定标准、强度界值等,对结果影响较大的测量参数选择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利于不同研究间的横向比较,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