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山区生态公路建设探索——以垫道公路九南段为例

来源 :2008年全国山区公路环境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路是区域景观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廊道,是区域景观极其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是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公路建设的本底和资源库。本文选择地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武陵山区垫道公路九南段,探索如何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山区进行生态公路建设,如何将武陵山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与生态公路建设有机结合,营造集生态、经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路域生态系统。 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的生态公路建设,具有极其丰富的本底环境和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是公路建设边坡绿化和生境建设极好的种源库;生态公路建设首先要建立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公路设计、施工及管理体系;以生态保护为主、自然群落营建为辅,突出山地特色;加强路域野生动物保护及生境结构设计;构建多样性和本土化结合的公路绿化格局,建设路域生物多样性保育体系,从路域生态系统整体设计,保障公路的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性。
其他文献
以吉林东部草炭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草炭土的工程特性。 研究表明:草炭土具有高天然孔隙比、高含水率、高压缩性和低抗剪强度等性质。公路建设应根
本文针对草炭土地区公路路基建设存在的病害和隐患,考虑季节性冰冻气候影响和荷载作用,结合修筑的实体试验工程及跟踪测定效果比较,提出恰当的处治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草炭土地段
本文分析了路基冲击压实和强夯加固法的作用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结合锦阜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特点,探讨了冲击碾压和强务法在山岭重丘区公路路基及
张家界市环武陵源景区公路南段作为武陵源核心景区外围环道,公路与景区联系十分紧密,沿线生态环境秀丽而脆弱,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本文通过对项目特点的分析,
本着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给驾乘人员耳目一新的角度出发,始终贯穿“安全、舒适、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公路景观
吉延高速公路沿线设有六个服务区,为体现“景观路、旅游路”的建设理念,景观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周围自然景观要素和区域人文景观特色;因地制宜,充分运用植物、地形、小
为将吉延高速公路建设成吉林省第一条“安全路、生态路、景观路、旅游路”,景观完善设计深入分析了沿线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环境特征,将全线规划为老爷岭、拉法山、红叶谷、白
本文定义了路域、路域文化的概念,以事例形式形象地介绍了路域文化的表现形态、研究范畴,以及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路域文化的课题跨越了多种学科,为从文化角度研究公路开辟了
随着重庆山区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对重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造成的危害分析,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本文阐述了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工程设计的调研内容与方法。作为水土保持植被设计的技术支撑。其调研内容为:公路主体工程概况。包括项目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特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