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3晚期福建与江苏沿海海侵层的动力模拟和对比研究

来源 :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暨中国第四纪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gu77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MIS3晚期海面变化和气候驱动等理论问题,根据多钻孔重建的晚更新世海侵层资料,采用气候驱动冰川型海面变化-东黄海地海系统响应多层次模式,对福建与江苏距今3~4万年海侵层进行模拟和对比,认识后期构造沉降、沉积物压实、陆源河流泥沙充填等复杂效应下的海侵层特征,揭示南黄海和东海MIS3海面变化的性质和意义.
其他文献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沉积岩。对煤的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煤的勘探和煤的利用。含煤岩系沉积学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旋回层理论阶段、沉积模式理论阶段及层序地层学研究阶段。旋回层理论注重含煤岩系重复性出现的岩性单元的描述和机理解释,并被用于煤和含煤岩系的对比。沉积模式理论是建立在古代沉积与现代沉积体系进行类比的基础上,各类沉积模式已经被广泛用于煤田勘探。过去数十年间出现的层序地
非常规油气领域是目前油气勘探和开发的热点领域,也是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向,非常规油气的成藏研究对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非常规油气储层特征、地下动力场分析和典型实例,开展了非常规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通过储集层孔喉系统中油气所受驱动力的分析,非常规油气在储集层中主要受浮力、毛细管力、重力和异常压力(包括不均衡压实、生烃增压、黏土矿物脱水增压和水热增压)等作用力。根据孔喉分
应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射线荧光(XRF)等方法研究了云南宣威地区宣威组灰分小于50%的煤层样品的煤质特征、矿物组成、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宣威地区晚二叠世煤具有特低全水分、中高灰分、低中挥发分和特低硫分等特征,总体属中煤级烟煤;宣威煤中的矿物以石英为主,还有少量的粘土矿物、黄铁矿、方解石等;与黔西晚二叠世、中国和美国三个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周缘具有典型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的特征:多源多灶、多期成藏,油气层位多;油气系统交叉叠置,多期断裂贯穿烃源岩,深源浅聚及混源普遍;多旋回构造叠合、多储集类型而形成多种类型油气藏。在岩心、测井、岩屑录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输导体系的三大要素(砂体、断裂、不整合面)进行精细的解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储层物性恢复、断裂封闭性评价、多参数地球化学示踪等技术手段,从精细的油气藏解剖入手,通
晚第四纪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中浅层生物气藏发育,其以河漫滩—河口湾相中的透镜状砂体为储层,河漫滩—河口湾相粉砂质粘土层为直接盖层,河口湾—近岸浅海相的泥质层为间接盖层。毛管压力封闭、孔隙水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的相互作用使研究区浅层生物气得以保存,其中孔隙水压力封闭是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最主要的原因,且直接盖层的封闭能力要好于间接盖层。研究区盖层埋藏浅、时代新、结构松散,对其毛管压力封闭能力的评价不能直
使用Arcgis软件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核心区表层沉积物中的Cd、Cr、Cu、Pb、Zn及Ni六种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并采用环境风险指数法(HPERI)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I)对核心区光滩沿海一线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Cr、Ni、Pb的含量均高于背景值;Cu、Zn、Cd、Pb四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标准,属Ⅰ类沉积物;Cr为Ⅱ
浅地层地震剖面自动解译法比传统的目视解译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其可以更加快速地解译地震剖面,且结果更为客观.本文以优化的变长滑动时窗能量比法为基础,采用均值曲线法提取地层边界点,最后进行边界点的连续性检验,以达到浅地层地震剖面的自动解译.变长滑动时窗的变化范围(-)、均值曲线峰值提取窗口大小()是影响解译精度的关键参数,当-取2-20,取值在70~80之间时,人工解译与自动解译边界线相似程度大于0.6
本文针对多尺度遥感影像配准问题,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编写程序,分别采用了Moravec算子、Forstner算子以及Harris角点提取算法通过提取影像的点特征并对两幅影像进行特征匹配以实现影像的配准.最后,对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影像配准的效果进行评价.
针对作战和大规模突发性事件下应急供水的需求,研究运用DS理论融合多源信息的浅层地下水综合预测方法.分析浅层地下水预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DS合成算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专家支持和无专家支持两种模式下的浅层地下水综合预测机制,以解决作战等应急条件下浅层地下水的快速预测问题.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s8.0地震以及1999年9月21日集集Ms7.6级地震均对地表产生强烈扰动,使得泥石流形成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影响到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并对减灾技术提出新的需求.本文选择汶川地震区作为典型研究区,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固体松散物质条件、微地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地震区震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认为汶川地震灾区崩塌、滑坡等产生的松散固体物质达2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