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药品编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2011中华临床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20 年来我国医药编码的历史,由于医药卫生领域的专业性较强,分支学科多,相应的主管部门从各自业务需要出发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编码方式。但是这些编码目录均是出于某一特定需要而各自为政、自由编码,无法达到"一码通天下"的目的。而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催生出一条完整的药品供应链,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编制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覆盖相应领域与部门的、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药品编码,来解决在药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药品编码信息的通用性问题。以便取代原来的各类编码,起到统一药品标识的作用,从信息层面上有效打破目前医药卫生行业上述各环节各自为政形成的信息壁垒,实现药品信息资源共享,来降低医药流通成本,加强药品监督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vWF、ET 含量的影响。  方法:雄性wistar 大鼠60 只,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12 只,分别为A 正常组,B 模型对照组,C 针刺对照组,D 针刺补法组,E 针刺泻法组。A组不造模,其他各组均制成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各组大鼠施以不同的处理方法,7日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vWF、血浆及下丘脑ET 含量的变化。  结果: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LIDP)家兔步态和触觉功能的影响。方法:40 只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电针环跳穴组和电针非穴组。采用自制的LIDP 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建立家兔LIDP病理模型,电针环跳组予以电针环跳穴20分钟;电针非穴组予以电针环跳穴上两寸非穴点,采用Siegal 记录四组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关元穴对大鼠极限运动时的运动耐力及骨骼肌线粒体钠钾ATP、SOD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逆灸关元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逆灸关元+力竭组。观察逆灸对大鼠游泳力竭时间的影响,并采用生化法检测骨骼肌钠钾 ATP 酶及SOD 酶的活性。  结果:与力竭对照组相比,逆灸命门+力竭组与逆灸关元+力竭组的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  
本文论述了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应用贬医免疫综合疗法的中医方法对重症肌无力进行治疗,配用免疫平衡胶囊、键肌胶囊和补中益气汤等药物,所用药物为纯中药制剂,安全无副作用,治愈高,经长期临床总结,其疗效显著。
本文对近年来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针灸治疗概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其发病机制研究和疗效评价的标准化。
本文整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临床不同艾灸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对艾灸降脂的作用机理及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也为规范艾灸治疗的操作、加强相关实验的科学性、严密性,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一个有利的参考。
现代研究表明,“经络气血调节”与血液的成分关系密切。本文从现代生物学机制方面,探讨了针灸对血液成分的影响;通过阐述针灸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激素等方面的调节作用,体现了“经络气血调节”的现代生物学机制,为针灸的整体调整效应提供了重要依据,更为经络气血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的:日间嗜睡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其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职业,例如高空作业及车辆驾驶,飞行员是不宜由嗜睡患者担任的。多项研究显示,嗜睡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客观评价嗜睡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大意义。诊断日间嗜睡的传统方法是用睡眠多导图进行多次小睡试验,该试验要求患者尽快入睡,主要测量试验开始到入睡的总时间。由于
学科术语是对学科范围内特定或专有名词的标准化定义,以便传递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编撰学科术语词典,体系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他不仅要勾勒清楚学科的全貌,也要为有效收录和界定学科术语奠定基础。本学科术语体系结构包括基础术语、管理术语和技术术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术语包含学科名称、学术组织、部门名称、职业名称和各专业术语等 5 个板块;第二部分,管理术语包含政策法规、质量管理、研发管理、采购管理、使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被医院认可的临床实用的胎儿心电图机。如何从孕妇腹壁生理电信号中分离提取出清晰的胎儿心电图信号,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近五年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南京大学胎心电课题组在胎儿心电分离提取方面做出了有特色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胎儿心电分离提取的文献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课题组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下一步有关FECG临床设备的研发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