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干预实践与探讨

来源 :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2004年2~7月在我院骨科门诊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3例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随访结果比较满意,现将具体实践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53例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60~71岁,平均63.5岁,发病时间7d~10年,临床表现为初期仅有腰痛,休息后缓解,渐伴有单侧下肢疼痛、麻木.腰椎平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MRI示:L4~L5椎间盘突出28例,L5~S1椎间盘突出25例,L4~L5、L5~S1同时突出22例,相应平面椎管狭窄21例.骨质疏松40例.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车辆改装设计系统的开发思路,介绍了其组织结构与模块功能.基于CAD软件完成了该系统的二次开发,并成功应用于某军用维修车的改装设计过程,通过运用知
在石灰岩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时,岩溶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溶蚀现象的总称。此区域的隧道建
隧道路段作为公路交通的咽喉,不仅是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而且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后处理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本文利用EMR-8B眼动仪系统,通过大量行车试验,获取驾驶员在
文章提出了形状特征的定义及分类,归纳总结出车身覆盖件特征的描述与设计方法,针对车身覆盖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形状特征的生成机理,提出规则曲面和复杂曲面的参数化设计一般方
近年来国内公路生态恢复建设中引进了许多国外技术,目前在公路边坡植被建植、恢复及生态防护方面的技术多种多样,部分技术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高速公路的维护也日趋成为一门新的课题.本文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病害的形成机理及病害的维修技术.
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强度、优良的耐疲劳和耐腐蚀性能,适合用作大跨度钢桥桥面铺装,以及长隧道、集装箱转运站和机场停机坪等场合的铺面.
公路建设难免会破坏原有生态景观,如何在设计、施工中减小对原有生态景观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和恢复原有生态,建设和谐生态路。
随着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越来越成为公路路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也成为了日常路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宜南路征地拆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批拆迁村
  截肢多由于严重创伤、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所致.我国则以外伤为多见.截肢康复是指从手术到术后处理、康复训练、临时与正式假肢的安装和使用,直到重返家庭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