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藤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zh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骨藤应用历史悠久,乌骨藤制剂消癌平注射液具有广谱抑瘤作用,乌骨藤总苷、乌骨藤多糖、乌骨藤白桦酯酸为其抗肿瘤主要活性物质,现有的基础研究显示乌骨藤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相关机制研究正逐步完善。其临床研究围绕消癌平注射液进行,主要应用于肝癌、胃癌、食管癌、肺癌等优势病种,但在其他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测试环境(耳机与声场)、不同测试方式(测试者调节与受试者者调节)测试次数对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20-30岁青年受试者20例,分别进行四个条件下(声场环境下测试者调节、声场环境下受试者调节、耳机环境下测试者调节、耳机环境下受试者调节)的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测试,每种测试条件下测试3次。将每次获得的四种条件下的最舒适响度级(MCL)、最大背景噪声级(B
会议
目的 探讨正常青年人不同体位颈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的差异,找出最适宜的检查体位。
目的:探索细胞色素P4501A1、1A2 (CYP1A1、CYP1A2)表达水平在大鼠脑干及听觉核团中的发育相关性改变,并探索其对胆红素代谢的潜在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7、15及30日龄SD大鼠,运用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定性及定量评估CYP1A1、 CYP1A2在脑干及VCN中的发育相关性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离电喷雾质谱技术检测CYP1A1、CYP1A2对脑干中胆红素
会议
目的:探索比较耳石旋转椅复位、手法复位辅助自我复位与单纯手法复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55例,初次就诊时随机给予耳石旋转椅复位、手法复位辅助自我复位或单纯手法复位,自我复位组医生指导其操作,直至正确掌握复位方法。
会议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和探讨鼓室硬化症的病变范围、手术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127耳)我院耳鼻喉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资料较完整的鼓室硬化症病例,根据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及术前电测听检查分析鼓室硬化症病例中的鼓膜、听骨链和其它部位钙化病变情况及对听力的影响情况。
背景/目的:miRNA作为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参与了机体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然而,关于miRNA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目前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miRNA表达谱变化及相关miRNA与其靶基因之间的潜在调控网络。
会议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安全有效,但疗效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本文旨在探索影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疗效的相关因素。
会议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处理医源性上颌窦异物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11例医源性上颌窦异物的患者,采取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开窗,行上颌窦异物取出。结果:11例患者上颌窦异物均一次性成功取出(100%),术后上颌窦自然口引流好,黏膜愈合佳。术后随访3-6月,鼻腔、鼻窦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处理医源性上颌窦异物视野好、操作方便、损伤小、功
目的 探讨多色熔解曲线分析(multicolor melting curve analysis,MMCA)技术在广西地区耳聋人群常见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色熔解曲线分析(MMCA)技术对广西地区1407双侧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进行聋病病因信息采集、全身和专科检查,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及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等听力测试。
会议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主要表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UACS慢性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