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局部复发的CT检查技术和表现

来源 :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dfafdsfs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CT在胃癌局部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2组胃癌术后患者接受了CT检查、A组15例,胃镜和病理未见异常,用于测量吻合口胃壁厚度,观察吻合口CT表现.B组36例,CT诊断为胃癌术后复发,经纤维胃镜和/或外科手术和病理,临床化验检查诊断.男21例,女15例.年龄22~65,平均53岁.CT检查过程中采用多次服水和低张技术,CT增强使用动态或螺旋CT多期扫描的检查方法.结果:残胃吻合口胃壁厚度为(0.65±0.16)cm.胃癌局部复发CT表现为胃壁增厚(14/32),软组织肿块(6/32),混合性病变(9/32).病灶在动脉期不均匀强化21例,门脉期渐进性显著强化26例,平衡期病灶延迟强化28例.90.19﹪(46/51)吻合口得到良好显示,CT检出32个病灶,29个病例得到正确诊断,漏诊,误诊6例.结论:采用多次服水,低张,CT多期扫描或动态增强扫描技术,CT可以良好的显示残胃及吻合口,提高残胃吻合口局部复发的显示能力,可以总体的提高CT在胃癌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是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内β-射线放射疗法(β-放疗)与切割球囊成形术(CBA)联合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295例,其中112例实行CBA联合β-放疗为β-放疗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影响。探讨贺氏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及防止再发生血栓机理及临床即及意义。
目的:提高穿琥宁冻干粉针质量.方法:采用"高纯度穿琥宁生产工艺"专利技术生产穿琥宁冻干粉针并与其它厂家同类产品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结果:专利技术生产的注射用穿琥
抗阿片肽99A是一种从猪脑内分离纯化的多肽.本文采用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猪脑抗阿片肽99A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在吗啡耐受及依赖中的作用.
目的:从离子通道角度研究吗啡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钾、钙通道的影响,探讨吗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方法: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
本研究以某院诊治的6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芒针配合中药方法进行了治疗,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全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新领域,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内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文首先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宁波市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最后论述了全科医
本文对全科医生处理老年人慢性病的几个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外全科医生的工作经验,针对我国的不足,提出了几方面的应对策略。
迈入新世纪的社区卫生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至2000年我们基本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的阶段性的任务。社区卫生服务顺利进入了10年的体系建设时期。全国各地掀起新
本文研究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的非刚体脑图像配准.详细介绍了作者的配准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真实的脑图像,并将其与用非均匀B样条得到的结果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