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书院德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为例

来源 :2017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l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新时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等教育,如何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书院在中国延续千百年,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传统.近几年来,继承中国古代书院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特色的现代书院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系列举措颇具特色.本文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担当三个层面的养成入手,初步阐释"以文化人"目标下,现代高校书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逻辑,并重点介绍孟宪承书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礼敬态度、贯通思维、创新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其他文献
全人教育意识兴起的背景下,两岸四地大学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新形态现代书院制度,期能通过书院制度的规划与建置,提供学生体验式学习的环境、丰富多元的学习课程、良好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去探索与尝试;也让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年级的同学聚在一起,彼此激励共学、互相合作、寻找生涯的无限可能性,并激发创意的思考与火花;通过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培育学生优秀的人格特质、正向快乐的人生观与幸福感,实现学生全面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有着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经验的世界顶级学府,其书院制建设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和经验.中国高校的书院制改革目前仍处于探索学习阶段,借鉴剑桥、牛津大学的书院制育人模式和经验的研究学习,在比较借鉴中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中国书院制改革建议.
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系统是促进年轻人发展国际视野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基地.凡考进澳大的一年级学生,除了必须入住书院,还需完成一门必修科——SAGE102.内容包括五项能力指标."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便是其一.而且书院系统的方针乃为育人,教授方法以全方位、体验式为主.院内每年举办170场以上的活动,使同学得以体验各能力指标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又因书院的同学来自不同专业,而国际视野并不是某个专业可以全面涵盖
Robert(2009)指出源自于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的西方住宿学院并不是一栋建筑物,而是一个人际交流的小区,其住宿学院系统(Residential System)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多位世界级的杰出人才,为昔日校友相当推崇之大学特色,日后亦为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多所学校学习仿效之系统.因此,由西方对"住宿学院"的诠释,可归结"书院"为一个由导师领导学生的课程、生活、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小型社会
台湾师范大学全人书院,结合"学院式"教育以营造"共寝、共食、共学"生活学习环境为书院愿景,定义"丰富多元、激荡启发、实践回馈"等学习目标,规划"集中住宿、导师关怀、大师对谈"特色,及书院全人学习创新方案,开启崭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学习中体验人生,促进"创发活化、领导统御、创新创意、协同合作、同理关怀"的领袖人才,并以提升书院住宿生的幸福感受程度为目标.本校为检视书院教育成效,特进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提升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社会对于民办高校提升内涵建设的迫切需求,部分民办高校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是对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住宿学院的借鉴与结合,也是顺应当代教育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探索与创新.民办高校在进行书院制改革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其中学生接受度和参与度低是影响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探讨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成
高校书院实体化建设逐步完成后,各高校书院制探索逐步进入了审核评估实践阶段.随着书院建设深入开展,很多高校书院都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低,书院全方位育人功能发挥不均衡,造成书院教育受众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参与度能够反映书院育人质量的高低,书院的评估实践必须把学生参与度纳入书院评价体系.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法研究书院制下学生参与度的内涵,探究影响参与度的因素,并寻求解决之道,为高校书院建设提供参考.
近二十年来海峡两岸以及美国的大学有感于大学规模过大,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官僚化而失去弹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是疏离;过分专业化的学习,以及过分工具化的学习目的,不断迫使大学本身必须思考何谓大学?何谓学习?海峡两岸于20世纪90年代也先后开始提倡通识(或素质)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不等同博雅教育,容后详述),也引起热烈回响;如今更是开始推动"书院学习"改变传统的校园宿舍文化,提升第二
在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相结合的高校中,学生组织在立德树人、综合育人领域有着重要贡献.学生会以"维护广大学生权益、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服务、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自身定位,积极团结引导同学、协调师生关系、维护同学权益,但也存在自身工作延续性不足、与社团职能重叠、资源共享不易等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学生会长期积极尝试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以"双甲子校庆"为契机,结合西安交大本科书院制特色,提
本文首先介绍香港中文大学和书院制的全面发展理念和有关通识教育的课程安排.继而简述在育人机制的命题下,联合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理想学习效果,并通过一个一学分的体验式通识教育科目《社会服务:参与及反思》的教学活动和安排,分享服务学习对学生在知识、技巧和态度三个范畴的变化.最后,总览书院的非形式教育活动和全方位的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