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核磁共振研究方解石和F-的界面反应机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二甲醚(DME)是继甲醇之后又一种潜在的、非石油路线的化工原料.其可通过煤炭、生物质及天然气基合成气一步法制得,也可由甲醇脱水制取.DME 作为能源转化的重要平台化合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的重视.
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通常表现出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这一现象在纳米金催化剂上尤为显著。三十多年前,小尺寸(1-5nm)金纳米粒子在低温下优异的催化CO 氧化活性的发现,曾一度让人惊艳,刷新了人们对化学惰性金的催化性能乃至纳米催化的认识,并兴起了金催化的“淘金热”。
工业催化中,提高贵金属粒子的抗烧结性能、抑制贵金属粒子在液相催化反应中的流失,是提升催化剂稳定性的关键。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课题组选择Ce(OH)CO3 为前驱体,通过界面反应,设计了超小Pt 粒子内嵌于CeO2 纳米管催化剂,发现Pt 与CeO2 之间的紧密接触,相互抑制对方的烧结[1]。
氧化物纳米结构及其与金属的界面一直是多相催化研究的一个关注重点,其所涉及的界面效应与尺寸效应也是催化中的两类基本效应。早期的表面催化研究由于局限于单晶表面而无法研究这两种效应;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我们现在可以在不同金属或者氧化物基底上构筑有序氧化物纳米结构与团簇,这为在原子/电子结构尺度深入理解界面与尺寸效应铺平了道路。
会议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s are particularly suited as light-harvesting materials in photovoltaic devices.However,one of the major hindrances for application of these materials in real-world
单原子催化剂由于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和催化性能优异等优点,是当前催化反应研究的重要活性材料[1]。以MoS2、NbS2 和TaS2 等为代表的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属化物(TMD)是常用于单原子负载和分散的母体材料,虽然这类负载型单原子催化剂已经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活性,但依然存在单原子易迁移、聚集、脱落和溶解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催化活性和服役稳定性。
受光照而引发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导体通常可做为光催化材料,在产氢、污染物降解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较好。然而,光催化材料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不高限制了其真正市场化。
会议
It is a challenge to synthesize stable MOF catalysts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reaction conditions.For this study,the combinations of ultrathin 2D Ni-UMOF with layered g-C3N4 or GO as prom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