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粒径测量技术及应用

来源 :2002年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i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针对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粉体粒径测试应该采用不同原理的测试仪器及不同的操作手段,得到接近粉体真实粒径的测试数据。
其他文献
本文研制的多通道PM2.5采样器可实现一次采集的PM2.5样品满足对其质量浓度、化学组成及其微观形貌特征的分析.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惯性碰撞原理,利用自行开发的设计计算软件
会议
以光散射为原理的粒子计数器测量的是光学等效直径,测量结果受折射率的影响很大;以粒子飞行时间为原理的粒子计数器测量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测量结果不受折射率的影响。本文利
在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的研制中,需要一个d50约为15μm的撞击器作其预分离器。由于管径的限制,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撞击器的总面积。本文研究了收集板宽度对撞击器性能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宽带消光法,重点比较与分析了2001~2002年间北京地区宽带消光法和全球气溶胶探测网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探测结果,应用宽带消光法反演了中国16个辐
本文分析了2001-2004年西安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PM10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M10浓度与湿度正相关;PM10浓度与风速和气压反相关。.
本文分析了北京及香河站2003年4月~10月的POLDER2/ADEOS-Ⅱ和2005年3月~9月的PARASOL气溶胶产品资料,并与AERONET的地基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2005年地基观测和卫星反演的气溶胶
为研究拉萨地区上空大气臭氧及其光化学的特征以及与其他前体物和大气气溶胶的相互作用过程,本文作者1998年6月-1998年9月在西藏拉萨地区进行为期4个月的综合观测。本文报告
本文介绍了基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AP-42模型基础上的研究交通扬尘排放量的方法,并提出了自创的交通扬尘排放特征的研究方法,文章同时列出了对北京市道路交通扬尘研究的部分结果
颗粒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粉体是细小颗粒的集合.粉体既是陶瓷等大块材料的基础原料,又可直接以分散形态用于涂料、颜料、催化剂等多种场合.无论哪种情况,粉料性能的好坏,都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纳米、亚微米颗粒粒度分布的新方法-光子相关光谱法;并用标准样品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加以了验证.对于单分散性颗粒,该方法测量颗粒平均粒径的重复性<3%,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