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到村任职行为的长效性

来源 :2008年新农村人才战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i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现代化、集约化的时代大背景去阐释新农村建设,探寻农村长远发展之路犹为必要.建立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长效机制,应从人才战略的角度出发分三个阶段实施选聘;从人才流通的角度建议逐步激发供需的利益驱动;从人才选聘范围的角度建议全面提供创业机会;从人才利用效率的角度建议村级干部公职化;从人才选聘组织的角度建议赋予农村话语权;从人才观念的角度建议虚实并重;从人才培训的角度建议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度.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解决高素质"村官"的三个重要渠道"一是通过培养造就本土大学生"村官",通过实践证明有效方法就是像东北三省正在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二是选聘"村官",从应届、往
会议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大决策。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一工程必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起到积
会议
党中央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对做好这项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本文对大学生到村任职作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其积极意义与存在不足.
近几年来,在中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号召下,各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学生村官们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和推进新农村
本文在对江苏近年来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显著成效、实践探索、收获变化等方面作出详细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培养大学生"村官",是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重
会议
本文紧扣时代脉搏,以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切入点,以辽宁省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实例并结
会议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和缓
会议
2008年,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从而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到新农村建
大学生村官在其履职过程中,遭遇了角色、工作和前途三大困境.造成三大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选拔标准与过程存在缺陷、相关部门培养管理不够和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要解
会议
文章在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在新型农民建设中大有可为,并就大学生如何在新型农民建设中发挥作用及如何切实解决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后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