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住房建筑缺陷调查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来源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7年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13050621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居民住宅建筑的三个基本要求为: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但是,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实际上居民住宅在入住之后的5~10年就会出现各种房屋实体质量缺陷和房屋功能质量缺陷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沈阳市内各区砖混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居民住宅的质量情况,发现频发的四种建筑缺陷.治理建筑缺陷可以采用开发管理—监理—物业管理一体化全寿命管理运营系统,有利于建筑质量的保证和整个建筑市场的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区域物流体系运行状态的形成机理与评判依据问题,综合物流需求时间(T)、物流需求数量(Q)、物流需求分布结构(S)三个维度,研究提出区域物流运行的均衡状态与属性特征,并据此构建区域物流运行的监测指标体系,最后通过调研实际案例验证提出的指标体系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既是对物流均衡理论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同时又是为区域物流运行的监管部门提出技术性的支持与决策依据.
为提高井下受限空间矿工的安全注意力水平,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482位矿工为研究样本,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分别建立自主型安全注意力模型和被迫型安全注意力模型,研究这两种安全注意力受安全监管、安全心理以及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型安全注意力模型和被迫型安全注意力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安全监管和安全心理对这两种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安全监管对矿工被迫型安全注意
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化工原料、工业燃料和民用能源被大量使用于各个行业.一直以来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而无节制开采,导致许多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煤矿资源遭到破坏性开采、环境严重污染,可持续发展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文章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和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绿色财务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煤炭行业特色,以国内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神华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企业绿色评
基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电子业”)实际情况,以沪深两市上市的130家电子企业2011~2015牟面板数据为依托,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将数据按照成长性和资本结构不同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当期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持续性较短;企业成长性、资本结构不同会导致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不同.研究结果以期能够丰富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并为
本文结合国内外宜居城市、养老产业的研究,对中国“宜居型养老城市”这种城市发展理念进行诠释和界定.利用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方法,对葫芦岛市发展现状及养老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并对葫芦岛市发展宜居型养老产业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葫芦岛适合发展宜居型养老产业,提出葫芦岛市宜居型养老产业的发展重点.同时为评估与促进葫芦岛市宜居型养老产业发展,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生活、公共六大方面构建指标体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关注人居环境、构造宜居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以葫芦岛市为例,参照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葫芦岛环境特点,从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环境优美度、公共安全度和生活便宜度6大方面,建立葫芦岛市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葫芦岛当前宜居得分,得出城市宜居建设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社会责任问题.文章以沪深交易所118家房地产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探究房地产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承担对股东、员工、政府和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承担对债权人和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
通过对辽宁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现状调查研究,总结了辽宁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加大社保基金投入力度以及强化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监管等改革与完善辽宁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PPP模式在中国的建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对其领域内容进行梳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和统计软件,以958篇文献、12558个项目和228个政策文件为依据,分别从理论研究、实践应用和政策法规三个层次对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到三个层次的发展趋势,为PPP模式在中国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对于整条供应链来说,资源不均衡是造成供需双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供应链中,各节点所掌握资源和所能分配的资源没有能形成协同关系.供应链的资源均衡要建立在以终端顾客需求为核心(需求侧)带动供应链整体形成协同机制,使每个节点形成共赢,即共生联盟.当前存在的供给侧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源不均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建立资源均衡型供应链体系,如何协调和管理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网络,供应链中的每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