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累积症Ia型合并肺动脉高压两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u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糖原累积症Ia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国内两例糖原累积症Ia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例,结合国外文献报道的7例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总结.结果:本文在国内首先报道糖原累积症Ia型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例:1例患者为女孩,4个月时诊断糖原累积症,血糖控制较为困难.16岁时因活动后气短1年、咯血半年就诊,心脏彩超及右心导管检查诊断中度肺动脉高压(55mmHg).另1例为18岁女孩,8岁诊断为糖原累积症,未治疗,因活动后气促1年就诊.心脏彩超肺动脉压力80mmHg,诊断为重度肺动脉高压。结合文献报道7例糖原累积症Ia型合并肺动脉高压,总共9例患者中,男孩2例,女孩7例。除有1例因合并房间隔缺损,4岁时即诊断肺动脉高压,其余8例肺动脉高压诊断平均年龄18±4岁;所有患儿均排除了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等其他继发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随访结果本文2例口服西地那非治疗,目前各随访,年及2年均存活,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文献报道7例在诊断肺动脉高压后1周到3月期间死亡。结论:肺动脉高压是糖原累积症Ia型罕见的并发症,起病隐匿,预后较差。应警惕Ia型糖原累积症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可能,糖原累积症随访过程中应注意行心脏彩超监测肺动脉压力。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可能有效,可能改善远期预后。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频率选择性衰落环境下多输入多输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MIMOHSDPA)系统中chip级的空时均衡接收方案 ,以消除多天线和多码扩频传输时产生的严重的码间干扰和共信道间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在KCNJ11基因突变相关性新生儿糖尿病中的治疗策略.方法:对一例经基因检测确定为KCNJ11基因外显子杂合突变的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给予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治
目的:糖原累积病Ib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b,GSDI)是由于SLC37A4基因突变引起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glucose-6-phosphate translocase,G6PT)活性缺陷所致,该病患者
会议
目的:乳酸、丙酮酸、乙酰乙酸和3-羟基丁酸是人体产能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代谢物.它们在血液中的蓄积是引起儿童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对体液中这些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有助于对
会议
网络的发展,不再仅仅是一种通信的工具,它已经成为融合捆绑众多服务的载体,比如购物、医疗、消费等,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商不再仅仅提供住宅,它可以在宽带
会议
目的:1.比较肥胖、代谢综合征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清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水平.2.探讨E-FABP与肥胖、MS儿童血脂代谢、糖代谢等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3.评价E-FABP与肥胖
会议
1989年在郑州、开封两市郊区采集黄瓜、西瓜、瓠瓜和冬瓜枯萎病株,经分离鉴定,其病菌都是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用10种瓜类作物鉴别寄主鉴定,瓜类枯萎病菌,可分为4个专化型:黄瓜枯萎病菌属尖镰孢黄瓜专
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一线药物,由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副作用亦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通过监测肾病综合征患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会议
风险投资自20世纪40年代起步于美国以来规模急剧增长,风险投资公司曾为诸如微软、英特尔、康柏、戴尔、思科、联邦速递等公司提供了最初启动资本,这些公司都已在各自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