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增强高功率脉冲磁控放电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真空学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HIPIMS)作为一门新兴的高电离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应用到工业过程中时,其电子利用效率低以及系统金属粒子离化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场增强高功率脉冲磁控放电(EF-HIPIMS)新技术,利用电流传感器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手段研究了辅助阳极对HIPIMS 放电行为的影响,利用ANSYS 软件对该技术放电时电场和电势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该放电模式下钒膜的生长形貌.结果 表明,相比常规HIPIMS 放电,EF-HIPIMS 放电时具有较高的电子利用效率和系统粒子离化率,基体电流平均值可由1.1A提高到3.9A,Ar1+/Ar0 增加1 倍同时V1+/V0 可增加1.5 倍.引入辅助阳极改善了真空室内电场和电势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系统放电强度增加,系统等离子体密度及溅射粒子电荷态都有明显提高.此外,在该新型放电模式下的钒膜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和更致密的生长结构特征.
其他文献
2007~2015 年期间,全国真空标准化真空技术委员会(SAC/TC 18)系列年会上,由浙真主持建立了罗茨真空泵的一系列国家标准,经过多次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国家标准GB/T25753.1-4.2012 年在美国坦帕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真空技术委员会(ISO/TC 112)第十五次年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次提出了罗茨泵测量的国际标准草案,经过激烈答辩和现场表决,被ISO/TC 112 委员会接受并
复合分子泵具有抽速大、压缩比高的特点,在较宽压力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抽气性能,已经成为检测仪器、半导体、薄膜制备等装置中清洁高真空环境获得的重要设备。针对涡轮-筒式复合分子泵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改进抽气性能的涡轮级与筒式牵引级间的过渡结构,并以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开发的小型复合分子泵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性能测试,证实了复合分子泵的抽速和压缩比均有显著提高。对复合分子泵筒式牵引级转子离心变形、热变形进行
航天推进剂是确保航天器正常运行的动力来源,需要使用密封容器进行贮存,发生泄漏后将严重影响航天器的工作性能,航天任务中开展推进剂泄漏检测是一种提高航天器器在轨工作可靠性的有效手段。本文从航天任务中常用的常温液体、低温液体和气体等三种推进剂的特点出发,介绍了航天推进剂泄漏检测需求分析、常用泄漏测量方法分析,以及泄漏测量设备的校准需求分析等内容,分析了不同泄漏测量方法的适用场合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了不
场发射冷阴极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发射源在诸如X 射线管、灯源、平板显示等各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大多数场发射阴极都是在碳材料的基础上予以加工设计的。碳材料相对于其他材料而言有制备简单、无污染、发射压强范围大等特点。碳材料品种繁多,且主要是以sp1、sp2、sp3 三种杂化键交错键合而成,所以其相互之间发生转化或复合的可能性很大。鉴于不同碳膜的发射性能各异,且单一碳材料的发射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在
小型复合分子泵是科学仪器的关键部件,因技术门槛高,目前国产仪器所需的高品质分子泵都是国外产品.由于分子泵在仪器的成本中占较大比例,国外公司的垄断已经严重制约了国产仪器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家科技部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的资助下,我们以仪器专用、进气口通径63mm 以下的小型复合分子泵为研制对象,突破了结构设计、柔性转子稳定支承、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驱动、整体动叶轮高速铣削、碳纤维增强塑料精密磨削
高功率磁控溅射技术具有膜层致密、膜基结合力好以及薄膜均匀等优点,已经得到国际镀膜大公司(如Balzers,cemecon 等)以及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其较低的沉积速率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利用了高压(0.5~2.0kV)、大电流(100-1000A)脉冲作用在磁控靶上诱导高密度等离子体放电.但由于高的靶电压使得等离子体中的金属离子回吸以及电流中的二次电子比例增多,使
椭偏仪是一种基于光学偏振进行微纳米薄膜光学常数和膜厚测量的精密仪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偏振光在待测表面反射前后偏振态的变化来反演分析样件光学常数和膜厚等信息。相比于其他光学薄膜测量手段,椭偏仪是一种自参考测量方式,光谱灵敏度高,是目前进行纳米级薄膜光学常数和膜厚高精度测量最有效手段。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双旋转补偿器调制椭偏测量仪器——穆勒矩阵椭偏仪,将从该仪器偏振调制与解调制原理,该仪器测量优势到
n 型基底良好的表面钝化效果对高效异质太阳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a-Si(i)薄膜由于其制备能耗低及易于大面积成膜等优点成为科研及产业界备受关注的钝化材料之一[2].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研究了硅烷浓度、气体压强、流量及功率对a-Si(i)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加,薄膜内空洞呈先急剧下降后变缓趋势,当工作气压为1200mTorr 时,制备的a
基于 Cu(In,Ga)Se2 的薄膜太阳电池由于实验室效率的持续提升,近年来一直受到高 度关注.作为 CIGS 电池的最基本器件结构,Glass/Mo/CIGS/CdS/i-ZnO/AZO/Ni/Al/Ni结构 依然是目前实验室最高效率电池中最常见的结构[1].在电池的所有薄膜层中,i-ZnO的作 用无疑是最为让人困惑的[2].关于 i-ZnO 的相关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很多工艺参数并没有 文献参
非真空法制备 CIGS 薄膜具有设备成本低、原材料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生产效率 高等优点,是 CIGS 薄膜太阳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采用电沉积法在镀 Mo 玻璃上电沉 积制备 Cu/In/Ga 叠层金属预制层,并在柔性不锈钢基底上电沉积制备硒薄膜,然后以硒薄 膜为平面硒源在高压 N2 气氛中非真空硒化 Cu/In/Ga 叠层金属预制层制备CIGS 薄膜.对真 空和非真空合金化进行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