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场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来源 :第四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常规井场视频监控系统在人工职守方面出现的问题,从系统架构、技术和方法、应用实现方面进行井场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目的在于弥补人工值守不可避免的视觉不敏感问题,提高对井场各类不安全行为的辨识度和预警效率,对违章操作进行监督、纠错及取证,提高现场生产作业人员遵章守纪和安全意识.基于该设计的井场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现钻井井场生产作业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智能化视频监控,提高企业安全监管水平.
其他文献
渤海油田P7构造中深层轻质油气流富集,原油密度小,油气比高,流体普遍处于气液同存的交错相态,加之部分井眼条件差,测井资料不完善,造成油、气判别难度大.对P7构造已钻井的气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凝析气和轻质油在岩屑录井时一般都见荧光显示,气测录井组分齐全,皮克斯勒图版、烃三角形图版上都表现为油气过渡带流体特征,特征差异小,很难区分.3H曲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与传统模型的出入较大,对3H解释模型进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E23地层其特殊的沉积环境造成矿物成分多样,岩性混积特征明显.XRF元素录井技术的引进旨在解决该区块的岩性识别难题,元素录井分析仪可以提供地层中众多化学元素的含量,笔者通过选择与矿物密切相关的元素含量,建立了六种矿物与元素含量的多元线性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出的矿物含量与实验室全岩分析数据进行对比,相关性都在0.91~0.95.应用证明,在英西地区建立的XRF元素录井计算模型计算简
元素录井具有样品需求少,分析周期短,分析数据全,误差小,时效性强的特点.随着石油钻井新工艺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元素录井技术广泛应用于地层分层、岩性识别、潜山界面卡取等领域.前入主要利用XRF谱图法、图版法、曲线法开展岩性识别,利用特征元素、特殊岩性、岩性组合法进行地层划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元素组合特征在判别氧化环境、古气候特征和水体介质等其他地质应用.同时利用该项技术探讨推断了火
页岩评价参数主要依赖测井或实验室资料,这为随钻评价带来了难题.通过分析,元素是岩石组成的基本单元,与岩石组分、电性特征等存在紧密联系,本文通过数学算法建立元素与页岩评价参数之间的数学计算模型,实现岩石硅质含量、钙质含量、泥质含量、岩石密度、含气量等五种关键参数的随钻计算.该方法在永川工区进行了应用,通过XRF元素录井计算的页岩评价参数与ECS测井、常规测井、气测录井评价结果吻合.工区内最优质页岩段
X射线衍射(XRD)矿物录井能够准确分析岩石矿物组成,并通过对岩石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在岩性识别、层位对比、物源方向识别、措施选层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经过近三年的实际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
实时甲烷碳同位素录井是一种现场连续、实时检测钻井液中甲烷碳同位素含量的录井技术.该技术于2014年在南海西部首次应用,填补了实时甲烷碳同位素录井在国内现场应用的空白.根据现场甲烷碳同位素的测定分析,可快速提供有关天然气成因、类型、烃源岩成熟度等多方面信息,并为气、油源对比、多井对比、断层封闭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结合松涛XX-X的甲烷碳同位素数据,在快速得出储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烃源岩成熟度的
塔里木油田库车地区大北、克深区块低孔、低渗、裂缝性砂岩储层流体性质复杂,综合录井仪在录井现场对油气水层的发现和评价解释作用受到制约,特别是在油基钻井液情况下完井电测在油气水层的评价解释中存在多解性,解释作用也受到制约,为了找到有效判断低孔、低渗、裂缝性砂岩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以及提高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评价解释符合率,运用了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阐述了核磁共振岩心录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岩心中流体的核磁共
随着钻井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勘探开发的对象趋于复杂化,荧光录井和气测录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场油气识别与评价的需求.当钻遇油气层及水层等不同流体时,其钻井液在核磁弛豫谱上响应位置是不同的,据此特性可以计算钻井液的含油率和含水率,进而直观地判断油层、干层和水层,再综合利用录井气测和荧光参数建立不同地区、不同油品、不同储层的油、水层解释初步标准,为完井及试油层位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与常规录井测试相比
南海东部海域油藏类型复杂,流体性质多样,为了搞清楚地层流体性质进行的作业种类增多,作业时间加长,既增加了勘探成本也增加了作业风险,目前南海东部急需一种或一系列方法来确定地层流体性质,节约船天时间,降本增效.本文从地化录井入手,建立地化录井区域图版,在图版的基础上定量解释地层流体性质,能有效识别古近系油层、低阻油层、低荧光油层和低气测异常油层等复杂的非常规油层.相比以前的定性解释,此地化录井定量解释
渤海JZ区块变质花岗岩潜山界面之上局部发育一套较薄的砂砾岩和砂岩(坡积岩层).该坡积岩层厚薄分布不均,横向可对比性差,为现场钻井地质作业带来诸多问题.利用岩心、岩屑资料分析坡积岩的岩性特征,可分为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2种岩性,表明该坡积岩层应为2种不同成因形成的砂岩.通过分析工程录井参数与地层岩性的响应特征,应用钻井工程参数建立功指数和机械比能模型,结合其他录井手段,实现对潜山坡积岩的随钻实时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