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CoAlO合成及表征

来源 :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LiOH·H<,2>O、Ni<,2>O<,3>、Co<,2>O<,3>和Al(OH)<,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Co-Al共掺杂的LiNiO<,2>化合物LiNi<,0.80>Co<,0.20-x>Al<,x>O<,2>,并进一步用TG-DTA、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实验手段对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Al共掺杂能改善该材料的综合性能;掺杂量x=0.05时,LiNi<,0.80>Co<,0.20-x>Al<,x>O<,2>的首次放电容量达178.2mAh/g,20次循环之后容量还保持168.2mAh/g,容量保持率为94.4﹪;而相同情况下的LiNiO<,2>首次放电容量为180.7mAh/g,20次循环之后容量只有147.6mAh/g,容量保持率仅有81.7﹪.与未掺杂的LiNiO<,2>相比,该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循环性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其他文献
与传统烧结相比,微波烧结的优点是,烧结温度低,保温时间短,加热速度快,开辟了陶瓷制造的新途径.本文介绍了影响微波烧结的因素,以及Beta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铝等陶瓷制品的微波烧结和对微波效应的探讨.
LiFePO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正极材料,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相的LiFePO粉体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实验发现,合成的LiFePO结晶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147um而且粒径分布窄.电池充放电测试表明,该LiFePO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1mAh/g和124mAh/g,充放效率为94.7﹪,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高达112mAh/g,容量损失仅为1
本文报道了温和条件下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BaSmSbO的水热合成,并通过XRD、IR、ICP、XPS、VSM和SbMossbauer谱对产物物相、组成、结构、锑离子价态和磁化率等进行了表征.BaSmSbO产物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属于Fm3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8.5097(20)A,V=616.23(25)A,Sm和Sb呈岩盐型有序排列,锑为+5价.
通过在长碳链醇中低温热解钴化合物将纳米CoO颗粒镶嵌在硬炭球(HCS)的纳米孔中.以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测试手段评价了CoO/HCS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这种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达422mAh/g.CoO的高储锂容量以及通过将CoO纳米颗粒镶嵌在稳定的多孔HCS中对纳米CoO颗粒团聚的有效抑制使CoO/HCS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本文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内掺1﹪钇的球型Ni(OH)并对它的高温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在高温下内掺1﹪钇的球型Ni(OH)的放电比容量比普通球型Ni(OH)要高出很多,具有明显优良的高温性能.本文还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粉末微电极技术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元素钇可以提高镍电极上的氧气析出过电位.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在不锈钢基片制备Mn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SEM)分别对MnN薄膜的表面形貌和锂化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测试表明该薄膜电极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为420mAh/g,第一次不可逆容量损失约为50﹪.
基于成本、体积、重量和性能方面的综合优势,锂离子电池技术已成为油电混合汽车和燃料电池混合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锰酸锂以其高倍率性能、安全性能和成本已成为混合电动汽车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材料.我们发展出一种新型低成本的表面修饰方法大幅提高了其高温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其大倍率放电性能.基于新型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安全特性,50﹪SOC下其比功率可达到1500W/Kg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结合高温退火的方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LiFePO薄膜电极.XRD谱图显示650℃退火后制得的是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薄膜.充放电测试表明LiFePO薄膜具有3.45/3.40V的充放电平台,与LiFePO粉体材料相当.首次放电容量约为28mAh/g.
GG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方法对菱方LiMnO(空间群为R-3m)电子结构的研究显示它在基态下是带隙为1.14eV左右的半导体.Mulliken密度结合部分态密度图的分析表明Li原子已被安全离化成了Li但Mn和O之间存在较强的共价相互作用.Mn-O键的共价性主要来源于填充有电子的Mn-3d和O-2p轨道在-8eV到-2eV间存在的变化,也使Li的
锂钒氧化物LiVO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本文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Ti、Fe、Ni、Co四种过渡金属元素的部分取代LiVO中的钒掺杂产物LiMVO,研究了掺杂元素及掺杂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四种元素的掺杂没有提高其放电电压平台,降低了其比容量,但掺杂对其循环性能没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