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8年广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第12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P5是PRRSV病毒变异最大的结构蛋白,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2003-2008年本研究从广西各县市采集PRRSV阳性病料,扩增得到的49株PRRSV ORF5基因序列,并对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49个毒株的ORF5分别属于美洲型的Ⅰ、Ⅱ、Ⅳ亚群,推导氨基酸分析发现:在中和表位区域GXLZ-1、GXLZ-2由H38→N38、L39→I39,Ⅱ亚群所有毒株序列由L39→I39;在R13和R151毒力相关位点,GXGG-1变为Q13,GXLZ-1和GXLZ-2变为K151,其他毒株未发生突变,因此推测Ⅱ亚群毒株的毒力比Ⅰ、Ⅳ亚群的强;从2003~2005年和2006~2008年这两个时间段分析,在9aa、16aa、54aa、59aa、93aa、104aa、185aa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出现了时间规律性;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获毒株与CH-1a、MLV株亲缘关系逐渐发生偏离,2006年6月之后所获得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且与国内PRRSV变异毒株JXA1、HEB1、JX0612、YH、JX1、HUN、HUN4高度同源,推断可能由同一毒株演化而来。
其他文献
为了构建由双CMV启动子调控的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cDNA3.1AB,首先在pcDNA3.1(+)的基础上,构建出pcDNA3.1A和pcDNA3.1B,通过PCR方法扩增pcDNA3.1A上含-PCMV-MCS-BGHpolyA-表达
会议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只能去除原发病灶,不能杜绝其再生,而放疗、化疗常伴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治疗性疫苗
会议
现代化急症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Services,EMS)的产生,使创伤中心在灾祸的抢救中得以发挥关键性指导作用。按照以往的传统,医院在灾祸抢救中只需治疗来院的伤员。
和许多新兵一样,刚入伍的谢纲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当炊事员。尽管他毕业于厨师学校,而且还取得了“湖南省厨师初级资格证书”。满怀激情的他立志要在部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采集新疆14个地区的羊血清673份和牛血清768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检测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抗体,比较南北疆以及不同年龄段牛、羊HE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显
会议
羊痘(Capripox)是由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 CaPV)引起的羊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丘疹和疱疹。羊痘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
会议
养羊业是新疆畜牧业的主体产业,占饲养家畜的70%以上,近年来随着农区养羊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在频繁引种的同时,也将某些疾病引进新疆,致使绵羊总体发病呈上升趋势,绵羊疾病种类更为复
以纯化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抗原免疫BALB/C系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筛选出稳定分泌BVD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杂交瘤细胞接种BALB/C系小鼠的腹腔内诱生腹水,腹水单抗与
会议
观察到新入厂纺织女工第 1年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较高 ,第 2年下降 ,第 3年上升 (恢复至第 1年水平 )。讨论了造成这样现象各种可能的原因 ,并提出早期噪声暴露阶段的听阈测定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以未成熟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呈全球性流行,引起顽固性腹泻,严重降低饲料报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