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脱粘法测炭基复合材料IFSS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第十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使用日本东荣产业株式会社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评价装置,利用微脱粘法测定了炭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然后对造成测试结果分散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测得的炭纤维-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IFSS 强度为60.6MPa;微脱粘实验中上下刀片形成钳口区域的钳口位置、钳口间距及钳角对IFSS值有一定的影响,并造成了数据具有分散性;树脂微球半月板区域的存在使得IFSS 值分散性进一步提高,并使得微球脱粘后仍有部分基体残留于炭纤维表面。
其他文献
  有些天然生物质的组织细胞中富含过渡金属元素铁,因此本文独辟蹊径,以猪肝、羊血、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豆、枸杞、紫菜、香菇等作为催化剂前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本文采用溶液法制备了结合橡胶,并取适量结合胶于超声波振荡仪中震荡,在云母片上制样后,用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DFM模式对结合橡胶进行扫描。得到了SBR/炭黑结合橡胶的微观形
  利用无机多酸类化合物的良好的电子储存及转移性能,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炭纳米管负载的金,银,铂,钯纳米粒子多元复合材料,通过SEM,TEM 分析了其形貌与结构,通过XPS、XRD等分
会议
  使用浸渍还原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基Pt-Sn催化剂,并对其电催化甲醇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结构的特异性为催化剂载体有效地提供电催化位点。此外,在Pt-Sn催化剂对
  在自制高温炉中直接加热炭/炭复合材料发热体,采用凯尔文双臂电桥法和伏安法测试其电阻,测量温度范围为室温至1250℃,并确定其在高温区域内(400℃~1250℃)的电阻变化规律。结
  以微晶石墨为导电骨料,以热固性树脂为粘结剂,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出具有复杂流道的微晶石墨/树脂复合PEMFC用双极板。研究了骨料粒度分布及配比、树脂种类、成型温度、成
会议
  本研究通过铺层设计、压制成型、炭化、致密化处理、高温处理等工艺,制备出幅宽为(1200×1200×3.5)mm,密度为(1.35~1.45)g/cm3的二维炭/ 炭板材,对炭/炭板材进行超声波探伤、力
  采用不同原材料及针刺、编刺两种成型技术制备了三发密度大于1.5g/cm3的Ф180mmC/C扩张段,并对其进行了无损探伤、内压爆破试验和常规热、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编刺
  炭/炭(C/C)复合材料连接技术是实现复杂形状C/C结构件工程化的关键技术,机械连接、焊接、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反应结合连接、粘接是C/C复合材料的主要连接方式,粘接技术是较佳
近年来,电商供应链融资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电商领域非常重要的融资方式,随之而来的运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以阿里巴巴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