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阵列技术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hTERT与Ki-67表达

来源 :首届中国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组织微阵列这种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的hTERT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进一步证实存在端粒酶的活化,同时检测Ki-67的表达水平,以评价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旨在为阐明胶质瘤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并对组织芯片技术应用于分子病理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应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实践证明,该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大为减少。
  本文介绍了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患者的经验,全部采用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并在术中应用软性神经内窥镜,疗效满意。
  本文介绍了微电极导向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结果发现,近期疗效满意,微电极导向技术为PD立体定向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了较高的保障。
  本文提出了脑立体定向引导选择性海马切除治疗颞叶内侧癫痫的方法,实践证明,使用该方法病人的创伤小,疗效好。
  本文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将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的右尾状核区,形成了典型的大鼠深部脑胶质瘤模型,研究了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脑胶质瘤端粒酶的表达、细胞增殖活性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探讨它们对胶质瘤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本实验用胶质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诱导出的DC,与人脑胶质瘤细胞T98G融合制备人DC-胶质瘤融合细胞,并在体外研究其所诱导的抗脑
  本研究检测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重点分析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与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血管生成、侵袭性的关系。
  本文利用大鼠胶质瘤模型,对ACNU少量多次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ACNU少量多次投药治疗法安全性较高,适合于全身一般状况差或门诊病人,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和减少病人的
  本文采用含有2,3000个基因的寡核苷酸微阵列技术对8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