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有效的课堂对话

来源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国内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已正式公布,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必将成为今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精神要求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从灌输教学走向对话教学.虽然在我国对话教学理念已提出多年,但是近些年来,国内的多项研究都表明,实践中的课堂对话普遍效率不高,甚至有许多人怀疑对话教学是否能够适应我国的教育情境,因此,进一步反思何为有效的课堂对话,不断提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从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迫在眉睫.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唯独教育方面缺乏实质性突破,除了学校规模和收费的“大跃进”外。许多有识之士都相信,尽管颁布了无数次教育改革文件,素质教育口号也喊了很多年,但中国教育并没有按照预期的轨道发展,确实出现了病态,有的人甚至认为是病人膏育。重点探讨历史上存在的经院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两种基本的教学形态,以期为我国教育实践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国近年来的课程改革显示,目标变革路线应该是"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的提出仅仅是一个概念游戏吗?当然不是,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即应对信息化、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概念,也是"双基"、"三维目标"等概念的"升级版和聚焦版".批判性思维就是“针对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思维”。R民族中学的教改历程虽然强
我国目前所处的时代使得人才培养面临四大挑战,即全球化、社会转型、中国崛起与科技革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15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构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根本任务,从顶层设计上来解决社会转型所赋予教育变革的难题和挑战.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国家意识的未来人才并使之具备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国际学习学术思想的成熟与发展,为核心素养教育
长期以来,初中生的学业负担一直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颁发了多部减轻中学生学业负担(以下简称"减负")的政策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初中生的学业负担仍日益加重.鉴于此种情况,在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培养,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不论是在综合素质评价、核心素养、中高考改革中,还是在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都将学生的特长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主要指由学校培养的特长.因此,学校特长教育就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学校尤其是小学应如何保证特长教育顺
《计算机应用基础》涵盖了计算机学科里最实用也最流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中包括文字录入、操作系统使用、网络基础知识、office软件使用、信息安全等知识,既要求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又需要掌握实际应用的操作技巧与技能.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却总滞后于计算机新技术的产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可以说是一门工具课,如何在很好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计算机技能实际运用起来是本课程的关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在接受教育以后所能够呈现的社会生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胜任力"的预期.在以学科课程为主要方式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意义显著.一、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学科素养2001版义务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学科素养概念,要求"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学科素养是课程发展中一个具有统摄意义的概念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基础教育变革趋势在关注人面对未来问题解决的品格培育和关键能力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难以培育出核心素养的.所以,提出:将教学设计与课程相匹配,由教师引导转向学生独立应用、说明和解释,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参照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能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中国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在整体上是对"双基""素质教育"内涵上的传承与性质上的超越,同时将教育改革推进3.0时代——核心素养教育与评价.为了摆脱核心素养"令人欢喜令人忧"的状态,必须在三个方面进行落实: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本文从第三个
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如何让教育直面学生的生命成长?这是当下教育改革最值得教育者思考的问题.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虽提在当下,但却指向未来,如何落实到位?认为,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终将要落实到课程体系、落实到教师的教学改革实验以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