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肺间质血管病变的病理观察

来源 :第二届中华医学论坛防治SARS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e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肺间质血管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3例行尸体解剖的SARS病例的肺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医嘱用药信息正逐步被全面数字化。这进一步促进了输液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可以使门急诊患者的输液操作由传统手工模式转向数字化
2002年底开始,一种新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广东流行,并蔓延到世界上32个国家,面对此种人类从未认识到的疾病,全球临床医务工作者、流行病学家、科学家和政府部门通力协作
会议
从组织—细胞—分子水平在SARS尸检组织原位检测SARS-COV的存在及分布、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和免疫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探讨SARS-COV在机体分布、相关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是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今年4~5月间,在上海发现了8例非典病人,其中6例为重症患者,死亡2例.我们在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的指导下,用中医中药对
目的通过对SARS患者血中SARS-IgM、IgG的检测,为临床提供SARS诊疗的实验室依据,同时研究SARS-IgM、IgG抗体的变化规律,对密切接触SARS患者的医护人员有无隐性感染作初步调查.
会议
为了弄清SARS病人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特点,从而阐明SARS病毒的致病模式,我们连续对住院的102例SARS病人的前述相关的指标进行了动态分析,免疫学指标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
会议
目的快速进展的重症患者是SARS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借助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探讨阻断SARS病情进展及重症化、降低病死率新的治疗方法.方法3例急性期SARS患者进行了连续
会议
本文重点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病因病机.认为非典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其治疗方案应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同时介绍了中成药及中药针剂的选用等.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手段。本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在规划和实施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