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离断缺血时间长短再植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上肢离断缺血时间长短的三种时间段再植对断肢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52例前前中上段至腕部断肢再植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从断肢到恢复有效血灌注分为3个时间段,3小时内缺血为A组:18例;3~5小时为B组,24例;5~8小时内或更长为C组,10例.术后对手术方法 进行疗效分析,观察断肢肌肉痉挛程度,肢体感觉恢复时间及伤口感染等,系统综合分析断肢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术后A组B组断肢再植全部成活,C组2例坏死,术后再植50例成活随访12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50例均再作1~3次断肢功能重建恢复手术辅助治疗,功能恢复按照热缺血不同时间段对断肢功能康复.优良率比较:A组:优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3%;B组:优8例,良9例,可7例.优良率71%;C组:优1例,良2例,可5例.优良率37.5%.A、B组明显优于C组,A组又优胜B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离断有再植条件,热缺血时间越短,再植断肢功能康复临床疗效越优胜.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 提升显微外科病房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并降低显微外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构建显微外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制订及实施疼痛控制程序,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 通过无痛病房建立前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显微外科患者危象发生率的比较,综合评价无痛病房建
会议
目的 探讨以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为载体混合附载BMSCs来源的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修复犬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 BMSCs向内皮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14天后,消化、收集细胞,调整细胞密度分别为1.0×106/ml,与nHA/RHLC/PLA支架材料共培养2~4小时,制成支架-细胞复合体.选取6~8月龄杂种犬18只36后肢股骨头造模,根据骨缺损处植入物不同分为3组各12肢:A组(支
会议
从1975年11月-2012年11月37年来,回顾分析我院共行7687例8891个断指(肢)再植手术,成功率达96.4%,本组7687例中男性6726例,女性961例,年龄11个月至61岁,平均年龄为30.96岁,其中断肢496例,494例再植成功,完全性断肢311例,不完全性断肢185例,2例失败,总成活率为99%;断指再植7206例,8395个断指再植,失败291例,成功率95.9%;其中完全
会议
目的 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三种物质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基本辅剂,定向诱导犬第二代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成骨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 无菌条件下行犬髂骨穿刺,采集骨髓15~20ml,全骨髓10%FBS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二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