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血栓剥除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zag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状嵌顿痔是肛肠科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因肛门括约肌痉挛,使外脱痔核静脉及淋巴回流不畅,致局部肛缘水肿,剧烈疼痛,痔核常有不同程度的溃烂,合并血栓形成,严重时致脱出痔核坏死.本文对环状嵌顿痔行PPH+血栓剥除术治疗与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应用PPH联合血栓剥除术治疗环状嵌顿痔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本文认为在PPH治疗环状嵌顿痔术中需要注意如下问题:(1)荷包缝合的位置应根据痔及黏膜松驰的程度决定,一般在齿线上2cm-4cm处为宜。若痔严重者,位置稍偏低,这样会使悬吊作用更强。但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吻合口过低会使术后疼痛加重,如果吻合口在齿状线处则可能出现精确控便功能障碍而出现大便失禁,若黏膜松驰重者,位置宜稍偏高,但位置太高,吻合口处发生无菌性炎症后,形成环状突起,易致肠腔狭窄,从而导致大便排出困难;(2)一般行单荷包缝合即可达到治疗效果,我们的经验是在荷包缝合至对侧时贯穿一条7号丝线作为牵引线,这样可保证赫膜切除均匀。同时行荷包缝合时最好从较大的痔核处进针,这样可切除相对多的黏膜,使该处痔核悬吊效果更明显;(3)充分剥离肉眼可见的血栓,以免术后疼痛、水肿。结合应用血栓剥除及皮赘切除,可做到不遗留回缩不全的内痔或外痔病灶,使创面愈合后肛门更美观、更舒适。其他如荷包缝合深浅、术中止血、麻醉方式等亦应注意。
其他文献
研究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城市的空间格局演变,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居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对当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城镇发展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采用哈佛大学CHGIS数据库中城市时间
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威胁着生态系统健康与人居环境质量.为探究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安全状况,本文基于2000年、2010年和2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和经济地带,也是我国开发历史最为悠久、人地矛盾最为紧张的区域之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对于国家生态安全、
期刊
肛门前正中混合痔是指发生于肛管前位的大面积混合痔,其外痔部分多为结缔组织外痔,是痔病中的特殊类型.痔块基底部面积大,呈半环状分布于肛门缘,治疗难度较大.选择女性患者作
PPH术作为一项新的外科技术,由于它简单安全,易于掌握,便于推广,虽然普遍开展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现己逐步成为中重度痔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其并发症发生
会议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尤其是新仪器和吻合器系列的器械应用,使痔疮治疗手段发生了较大变革,但这些经济费用都较高,农村和落后地区经济条件差的患者难以承受,吻合器
基于禧泰数据库的全国城市二手房价监测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2011-2018年126个中国资源型城市房价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其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空间决策科学性和空间治理有效性的基本保障.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定
国土空间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并构建合理的管控模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云南喀斯特典型山区文山市为例,探讨基于“双评价”的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区域资源基础条件、指导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承载力评价中动态承载机制不够清晰、资源要素动态性评价不够充分等问题,从开放系统角度反思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