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扫描火车轴温测量仪

来源 :第六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d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对列车轴温温度场测量的需要,研制了一款高速车轴温度场在线测量系统。系统采用非制冷型1×64 PbSe红外线阵探测器,响应波段1~5μm,温度测量范围:环境温度~100℃,最高帧频18 kHz,系统包含光学镜头、探测器读出电路、数据采集与传输部分和上位机软件等四部分。探测器读出电路采用了差分放大的方式来读出nA级的有用微弱信号。研制系统经过实验室标定和调试,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水三相点是定义热力学温度单位的唯一参考点,也是ITS-90国际温标最重要的定义固定点。水三相点的复现是通过水三相点瓶内冻制冰套来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传统的冰套冻制方法,其次讨论了其优缺点;最后着重介绍了一种快速简单可行的冻制冰套的新方法,并阐述了此种方法的优点。
多光谱高温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所获得的线性方程组中的系数矩阵和非齐次项信息具有某种程度的近似性(即扰动性),病态线性方程组的条件数很大,使线性方程组的解严重失真。通过比较多种求解病态线性方程组方法的优缺点,引入并介绍了奇异值分解法的基本原理,剖析了此种方法克服病态的实质,并将其应用于多光谱高温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中,计算结果表明其具有计算精度高、结果稳定等优点,从而验证了多光谱高温测量方法数学建模的正
针对热量表配对温度传感器的检定研制出新型恒温槽,采用双槽体结构以及层流技术,减少了对流换热,同时恒温槽端盖设计为三层结构。实验数据表明,恒温槽双槽体在距上水平面3cm水平温场优于3mK,满足热量表配对温度传感器浅插入深度检定要求,更加接近实际使用状态。
本文阐述了我所自行设计和建立的一套表面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测量装置.该装置利用冰水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冲击工作面,使其温度快速从室温快速阶跃到0℃,温度阶跃时间达0.2 s,提供了阶跃变化的温度源.为了使工作面温度快速变化,工作面采用紫铜加工,厚度约0.3 mm.为了保证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均匀,在容器中增加了搅拌装置,工作室采用了隔热材料加工而成.利用LabVIEW开发的测量软件,与高速采集卡构成高
主要介绍对我厂原有一套B型热电偶检定炉及控制系统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后的测试表明该炉子性能较好,满足规程要求的温场指标,可以开展B型热电偶的检定工作。
固定点黑体辐射源是考核精密光电高温计稳定性的标准辐射源,本文介绍了对CHINO-IR-RO Cu固定点黑体辐射源的改造.将CHINO DB1000控制器的更新为SHIMADEN FP93程序控制器;温度控制方式由恒加热功率改为上下限恒温度控制;减小上下温度控制点与铜点温度的温差等措施.实现了熔凝过程的自动控制;改善了温坪曲线的形状;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量值复现水平,光电高温计测铜凝固点的示值的实验标
HTA-1型精密控温仪由精密交流电桥、单片机系统、D/A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采用交流精密电阻电桥测量标准温度计的电阻值,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和控温输出.配合精密低温比较恒温器,可以在很宽的低温区实现高稳定度、小步进值的温度控制,温度波动小于0.2mK,克服了常用低温控温仪只能用锗电阻温度计等高灵敏度元件时才能获得高稳定度效果的缺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表面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表面温度炉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位移机构和固定装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该表面温度校准装置的特性,为实际工作中表面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多光谱测温技术属于非接触法测温,与其它非接触测温方式相比,该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被测目标发射率及传输介质对测温结果的影响,从而测得目标真温。本文研制了一套多光谱光纤测温仪,详细介绍测温仪的光学系统设计。采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优化其关键参数,并对各光谱通道的辐射能量进行理论计算。使用标准黑体辐射源对整套测温仪进行标定,结果表明:在设计测温范围(600~1000℃)内,测温仪测量温度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
从辐射强度的定义出发,系统讨论了辐射场的全部类型,建立了传感器测量面积与发射辐射面积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在被测目标和传感器之间设置小孔或透镜,是保持测量面积和辐射面积数学关系的关键,由此构建出实现辐射场测量的基础。实际测量时,选择透镜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数值,但在辐射测量过程中会受到光谱发射辐射方向性质的限制。选用波段积分同样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数值。具有光谱响应的传感器可以同时使用透镜成像和波段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