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蛋白Dlp保护酶活功能研究

来源 :第二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生物胁迫,如干旱、高低温等都会使体内保护酶系统的活力和平衡受到破坏,酶复合体解聚,由多聚体变成亚基单位,同时酶的构象也会发生变化,疏水基团外露,酶活丧失,氧化胁迫使体内活性氧积累,引起膜脂过氧化及蛋白质结构损伤和失活.研究表明,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酸脱氢酶(LDH)在胁迫条件下极易变性失活,体外MDH和LDH活性的测定已广泛用于胁迫条件下研究分子伴侣功能的模式蛋白系统.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LEA)是一种逆境响应蛋白,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分子伴侣作用,在体外可保护逆境胁迫处理条件下酶的活性,稳定酶结构.目前,在细菌等非植物中也发现了LEA同源蛋白,但其功能很少有报道.耐辐射戈壁异常球菌(DeinococcusgobiensisI-0)对辐射、氧化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具有超强的抗性,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该菌含有一个LEA同源蛋白,该蛋白含有大量的α-螺旋结构,高度亲水,是一类亲水蛋白,本研究将其命名为Dhl(DeinococcusHydrophilic LEA,Dh1).本实验证明了Dhl蛋白在体外胁迫条件下(如液氮反复冻融和H2O2处理)可保护MDH和LDH酶活性.随着反复冻融次数和H2O2浓度的增加,MDH和LDH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尤其在液氮反复冻融3次和20mMH2O2处理后,MDH和LDH酶活只有不到20%,而加入Dh1蛋白可减少MDH和LDH酶的损失,MDH和LDH酶活都在50%以上.由此推测Dlp蛋白可能具有类似分子伴侣的功能,在胁迫条件下形成兼性α-螺旋结构,稳定MDH和LDH结构,从而保护他们的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狂犬病目前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在59,000 以上,大部分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95%以上是由犬传播的.目前兽用的狂犬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虽然其安全性高,但是免疫原性低,需要多次免疫才能提供有效保护,导致价格昂贵,阻碍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使用,迫切需要开发安全、高效、持久、低廉、能够口服的新型兽用疫苗.方法:本试验我们通过使用狂犬病街毒株DRV-SX-09
会议
会议
环境中绝大多数细菌尚未被经典的微生物分离实验所分离培养,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实验室条件无法完全构建特定细菌所存在的环境中生长所需的某些关键因素.此外,由于某些微生物生长速度慢导致在分离过程中易被忽略.本研究采取刮取平板上所有微生物进行菌种检测的思路,对一个EBPR(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样品进行平板分离实验,然后提取总DNA,对细菌16S rR
几丁质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聚合物.许多研究表明,几丁质或者其去乙酰化的壳聚糖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等生物活性.但大分子的聚合物不易被人体吸收,将几丁质降解为几丁寡糖能够使其充分发挥功效.几丁质在自然界中并未累积,可见环境中存在着降解它的机制,因此通过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富集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几丁质降解菌,结合16SV4区域的高通量测序,观测在不同培养阶段样品中菌群结构的变化.此
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等工业,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水质复杂,结构问题,且具有一定的毒性,难于生物降解,因此单纯的采用生物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往往达不到相关标准的指标,故而采取高级氧化处理等预处理是非常必要.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工艺多数采用O3氧化、Fenton试剂、紫外辐射等高级氧化技术来进行前期预处理,后续和生化处理联用.芬顿预处理目前已经获得大规模应用
会议
磷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抗菌素,其生产废水如不经处理排入河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在磷霉素废水的现有处理方法中,生物法由于其经济性受到行业青睐.而常规的生物处理法中微生物受抗生素的抑制,处理效率有限.本研究采用生物强化技术,从制药废水处理设施中分离和培养出磷霉素高效降解菌剂,对比了聚乙烯(PE)和聚氨酯吸水凝胶(PU-GEL)两种不同填料为载体对高效菌的固定化效果影响.监测了两种不同载体下进出水中C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45作为复制型解螺旋酶复合物CMG(Cdc45-MCM helicase-GINS)的核心亚基之一,对基因组DNA解链成单链DNA至关重要.在原核生物中并没有发现Cdc45的高度序列同源蛋白.关于Cdc45的进化来源一直是一个谜.最近人Cdc45蛋白结构的解析为进一步认识其功能、寻找其进化祖先提供了基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