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复合梁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来源 :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静载作用下的混杂纤维加固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复合梁的受力性能及承载能力进行了模型试验,并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程序模拟了该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现象的比较证实了其合理性.此类复合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计算分析在岩土工程应用和研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传统的结构化编程方式需花费大量工时,而且在可扩充性和代码可重用性方面也受到许多约束.因此,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应用于有限元程序编制正成为岩土工程计算程序设计的主流.本文根据土体的邓肯一张(E-U)模型、成都科技大学提出的K-G模型、弹塑性的修正剑桥模型和Drucker-Prager模型,用VC++语言编制了用于地基基础分析的三维非线性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
当前我国建筑物安全性鉴定的方法基本属于实用鉴定法,为克服该方法中评价等级不连续的问题,本文以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建立了混凝土构件可靠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可以编制相应计算机程序,利用实际检测数据,即可得到混凝土构件对各等级的隶属程度.该方法使混凝土构件安全性鉴定更为合理,准确.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本文通过对裂缝成因的分析,重点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入手,探讨和阐述了混凝土材料对其缝裂的影响,并主要从选材角度提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对策.
介绍了4m×4m柱网、板厚90mm的现浇混凝土蜂窝式楼板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该板的受力全过程可分为未裂、裂缝、破坏三个阶段,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在边梁跨中内侧位置处板的顶面首先开裂,随后板的中心位置处下面出现裂缝.板中钢筋的屈服顺序为先支座负钢筋,后板中心的正弯矩钢筋.板在破坏时,塑性铰线与普通实心板的塑性铰线理论是相仿的.本文还采用弹性薄板理论进行了分析,
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水泥土的疲劳损伤进行了在线跟踪.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取特征损伤参数A,能够反映水泥土的疲劳损伤的演化过程.
本文基于挠度的思想建立了体外预应力RC梁在极限状态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先确定梁跨中最大挠度,求得梁的变形曲线,进而计算体外钢筋的应力增量和梁的极限承载力.该方法避免了求解挠度时的刚度问题,概念清晰,简便易行,能满足工程的精度.
将张拉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布粘贴在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底面,形成预应力FRP布钢骨混凝土构件,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加其刚度,提高其抗裂性能,增加其耐久性.根据预应力FRP布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特性,给出其考虑钢骨在截面中位置不同时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的腐蚀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腐蚀后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问题,提出了简化计算公式.
本文介绍17根轻骨料混凝土梁在20多年的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增长情况,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长期变形随时间的函数关系.
本文考虑地下浅埋结构在常规爆炸荷载下受力的复杂性,分析了预测结构毁伤的几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介绍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