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关上坝村滑坡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

来源 :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云南大关县天星镇上坝村滑坡应急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与成因.该滑坡整体呈舌型状,横向最宽230m,纵向最长380m,滑体平均厚度约6m,滑体方量约52.44×104m3,整个滑坡体可分为整体下滑区与牵引拉裂区.(1)整体下滑区:长120m、宽80rn,在下滑区后缘形成长60m、高7.5m的陡坎,陡坎产状92°∠68°,滑体在下滑过程中的右侧表现出明显的抛洒与堆积作用;(2)牵引拉裂区:总体上呈粪箕状,上窄下宽,上横宽30余米,下横宽60余米,纵长70余米.拉裂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坡体上形成高低错落的拉裂陡坎以及在坡体的左侧形成了拉裂凹槽,凹槽走向68°,纵长20m、横宽3~10m,深0.5~3m,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降雨的作用下,凹槽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长、加宽与加深."双沟同源"地质构造与负地形地貌,为该滑坡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受彝良地震的影响,斜坡出现的拉张裂缝为降雨的入渗提供了天然的"地下通道";持续的降雨入渗,软化了斜坡结构面,斜坡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自身重量增加,下滑分力增大,造成了本次滑坡的发生.
其他文献
矿山地质环境风险决策是一个涉及诸多利益群体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为了在矿山开发和关闭中有效地控制地质环境风险,我们提出了由"风险在可接受水平内、风险控制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和矿区规划科学合理"3个目标组成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求解该决策问题.最后,将决策过程用于广西凤山城区内某废弃石灰岩矿山,综合设计单位、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的意见后,完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决策.决策结果认为,采用P1(削
上海庙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是我国蒙陕宁交界能源金山角的重要煤炭产地.该区域煤炭资源具有埋深大、开采条件复杂的特点.利用煤田地质勘察深钻孔所获得的岩样开展了岩石的渗透系数、膨胀系数、崩解系数、软化系数等4个方面的岩样水理性质的室内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渗透率和软化系数整体上呈减小趋势.粗砂岩的耐崩解系数明显较低,细砂岩耐崩解系数较其他岩性
中国西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在现今青藏高原北东一北北东方向挤压作用以及区域多期构造作用的影响下,该地区水平挤压作用强烈,原地应力量值普遍偏高.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使得西部地区的长大深埋隧道工程越来越普遍.在这种高应力条件下,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如层片状围岩中产生的持续挤压大变形现象等,很多高地应力工程问题正在挑战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有弄清工程区现今地壳应力的分布状况,才能确保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先后以行政区为单元对地质灾害开展了1∶50万至1∶5万的调查工作,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小流域内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城镇建设和发展.本文结合孙水河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研究了流域内孕灾环境条件、灾害演变模式、成灾规律等工作.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2012年8月31日,孙水河流域遭遇两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4
公路、铁路等工程在穿过高边坡或山谷时多采用桥坡顺接方式通过,这类边坡在开挖卸荷、降雨及桥面荷载等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灾变且影响巨大.针对桥坡顺接工程高边坡稳定性问题,依托云(浮)—罗(定)高速公路某高边坡,开展其稳定性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探讨其开挖前、开挖后支护前、支护后运营等3个不同阶段边坡稳定性及受力情况,研究高边坡在开挖、支护及桥面荷载等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其稳定性,以及边坡变形对桥梁安全性
本文以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工作规划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忠县吊钟坝滑坡的详细勘查工程为例,分析了古河道的变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对准确分析临江(河)滑坡成因,针对性提出滑坡防治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根据工程实际,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河段地热异常问题因涉及热水塘断层活动性、地下工程地质环境等而倍受各方关注,为此进行了专门地质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坝址河段地热异常与热水塘断层有关,但并非热水塘断层活动的证据;沿断层分布的温泉属中-低温型,其形成源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地质结构,成因为(含水)地层-断层复合控制模式;热水塘断层不属于工程活动断层,不影响邻近坝址的成立,但沿该断层发育的温泉与邻近地段地热异常有关,将对乌东
本文讨论了拟静力法在动力状态下的地基基础协同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假定动力状态下岩土体的剪切模量和剪切应变的关系,将地震力转化为等效的惯性力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岩土体,剪切模量G和剪切应变y的对应关系是有区别的,且地震过程是不可预知的,过程无法模拟.研究表明,采用线性方法简化地震力衰减过程,仍可以得到较准确的计算结果.本文还采用FLAC-3D软件对上述关系进行了模拟,通过工程实例计算验证其可行性,提
随着环保型隧道洞门理念的提出,实现生态环保隧道设计,以保护隧道洞口仰坡原有生态为主导思想,充分利用植物的根系加固仰坡,然而植物根系的加固、防冲刷机理尚未清晰,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调查某隧道南北洞口仰坡有无植物根系对降雨引起的冲刷量的影响,分析植物的加固与防冲刷效果;然后采用室内试验测定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草本植物的加筋护坡作用,评价植物根系对浅层滑坡的抑制作用.发现草本
本文通过对生态护坡原理的深入分析与总结,提出了生态护坡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合理用水"的治水新思路,进而设计了一种生态复合型边坡防护板和边坡防护结构,为研究其实际的防护效果,笔者对其进行了室外模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该新型防护板与防护板结构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防护壁的自然分级效应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有利的平台与空间,有利于植被对边坡加固的力学效应与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