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回热式空气制冷机的性能优化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o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实际回热式空气制冷机的性能特性,以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为优化目标,优化了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以及工质和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并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了压比、换热器和回热器的总热导率、压缩机和膨胀机效率、压力恢复系数、工质和热源的热容率等参数对最优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特点.所得结果对工程制冷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燃煤联合循环中IGCC因追求高气化效率而造价太高,PFBC因热工质不够干净而难保安全运转并且循环最高温度也难以升高,建议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案.此方案其实是综合
会议
  本文研究IGCC系统精细优化的思路与途径,并探讨分析设计优化精细化对系统整体性能及特性规律的影响.前者包括寻求更精细模型和主要影响因素更精细处理以及应用更精细设计
会议
  本文对UCCPT公司的OCM(OxidativeCouplingofMethane,一步法制乙烯)工艺以及O2-CO2燃气蒸汽联合动力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一个集乙烯生产与动力输出为一体的多
利用共用网页模式,依据使用权限,调用不同的网页界面,在网页界面进行操作,建立一个快速、灵敏和便捷的信息系统为青奥会等大型重要活动公共卫生保障提供技术支持.此系统由场
  煤基氨一动力多联产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融合了IGCC动力系统和合成氨流程的化工一动力多联产系统.本文利用大型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Plus对煤基合
  本文探索提出控制CO2分离的低温太阳热能与清洁合成燃料甲醇-三氧化二铁化学链燃烧相结合的新颖能量系统.基于图象(火用)分析方法,明确地指出甲醇化学链燃烧能量释放过程
会议
  提出了硫碘热化学开路循环联产氢气、硫酸和电力的新型零排放系统,并对硫碘开路循环中的主要反应Bunsen反应和HI分解反应在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化学热力学模拟以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换热网络同步优化模型.换热网络同步优化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可行方案组合爆炸,复杂的约束条件,模型的非线性、非连续性和非凸性,以及克服局部最优点.本
会议
  针对一些用自然源作低位热源而高位载热介质(水)要求有较大温升的热泵系统,本文对使用HFC125为工质的临界循环热泵进行了实验研究.以HFC125为工质的临界热泵可使用大多数
会议
  针对脉管制冷机稳定性研究这个热点,本文开展了其稳定特性研究.理论分析了脉管制冷机温度不稳定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制冷功率、填料组成、工质组分和工作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