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深腔塑料件注射模具中的导向机构设计

来源 :2010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飞机上使用的一次性水杯制件作为设计模型,根据制件的薄壁特点以注射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如何在该制件的模具设计过程中确保动、定模合模时壁厚均匀不产生偏差现象、如何设计导向机构等。利用Pro/engineer 3D设计软件,实现了在3D模型的基础上设计模具结构,2D视图的自动生成。目前此模具正应用于生产中,使用效果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其他文献
通过物理机械共混工艺制备了未氧化碳纳米管(CNTs)、氧化CNTs和表面接枝超支化聚(胺-酯)CNTs与环氧树脂(EP)的复合材料。研究EP/CNTs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超声时间、超声与搅拌、不同CNTs添加量的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EP/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结果表明,超声分散和机械搅拌均能有效提高CNTs在EP中的分散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其中,超支化聚(胺-酯)
对复合材料真空袋成型的均压技术进行了探讨。主要论述了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丙烯酸酯橡胶均压板的优点、成型工艺、应用方式及应用结果。该均压板的使用有效地克服了复合材料制件拐角、尖点处的孔隙现象,减轻了辅助材料在制件表面造成的皱折现象,大大改善了制件的质量。
介绍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橡胶共混工艺的改进方案。考察了共混时间、共混体系粘度、共混设备等因素对苯乙烯与高顺丁橡胶共混行为的影响。研究了抗氧剂对高顺丁橡胶在布雷本登捏合机加工过程中转矩增加时间的影响;在80℃下热老化,研究了不同抗氧荆对高顺丁橡胶凝胶增加量大于2%所需要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顺丁橡胶在捏合机上加工时会导致转矩增加,而增加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所用抗氧剂的种类;在热老化方面,随着
研究了注射成型和注射压缩成型透明件的光学性能特点,然后对两者光学性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射成型透明件的光学畸变和角偏差大,与残余应力大且分布范围宽有关;而注射压缩成型透明件的残余应力相对较小且分布范围较窄,型腔压力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成型透明件具有更低的光学畸变和角偏差。
本文介绍了数学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异向锥形双螺杆挤出硬质聚氯乙烯的过程及单螺杆模具挤出ABS棒材的过程等计算结果,探讨了壁面滑移对聚合物拐杆模具挤出过程的影响。
以平板型薄壁注塑件打印机上盖为研究对象,应用CAE软件Moldflow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找出对平板型薄壁制件在注射成型优化方面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平板型注塑件而言,熔体温度和保压压力是其成型过程中影响翘曲变形的两个最重要的工艺参数。
研究了木塑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在变温条件下的滑动摩擦情况。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HDPE粒料、PVC粉末、木粉与不锈钢或Q235平板之间的滑落角及相应的摩擦因数,分析了温度对滑动摩擦因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粉料摩擦因数约是粒料摩擦因数的2倍,55℃附近摩擦因数较小。
在简要总结传统管材连接、修补和修复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管材,提出了几种新的连接方法;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管道修补、修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笔者提出的方法施工快捷、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对氰酸酯(CE)进行共混改性,应用反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共混改性前后CE的结晶性质,讨论了探针分子及共混比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改性后共混物中的微相分离对CE的结晶行为影响较大,正构烷烃探针的碳链长度对结晶度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所测结晶度随正构烷烃探针分子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改性后CE的熔点和结晶度均显著降低。
对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三种釜内聚丙烯催化合金(EPA、EPB、EPC)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耐冲击性能。利用选择性溶解、核磁共振(13C-NMR)仪、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三种合金的分子序列组成(乙烯含量、橡胶相含量)以及内部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发现其分子序列组成及内部形貌是引起试样力学性能出现差异的原因。提高合金中无规乙丙组分(EPR)含量、长序列乙丙组分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