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物质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技术,其对体育传媒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从伊斯曼到麦克卢汉,再从波兹曼到莱文森,无一不强调了技术在传媒产业变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传统体育报业的形成得益于印刷术的发明,体育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得益于电子技术的传播,而互联网技术在现代体育传媒的产生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传媒产业以新闻内容为依托,数字化的硬件和软件作为辅助,向消费者提供多类型的内容产品。技术创新对体育传媒产业的变革作用显而易见,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推动了媒介形态的演变。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了复杂的媒介传播系统,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形态,也进一步推动了新型传媒消费者的产生。门户网站、手机app、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开始对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进行初步尝试,成效显著。技术发展虽然对体育传媒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体育传媒产业的生态受到影响,包括媒介公信力不断下滑、新闻自由界限呈现模糊趋势、消费者权利进一步受损等。本文以体育传媒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国内外体育传媒实例,深入探讨在新闻生产与传媒平台构建中设备发展与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深度分析技术发展的不足之处,对体育传媒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研究结果:(1)从"数字化"到"数据化。媒体层面,大数据新闻数据收集的方法、范围和分析处理以及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开创了新的体育报道模式;新闻制作与数据团队融合性增强,媒体跨界合作不断深入。与受众关系层面,实现了"传者中心"向"用户中心"的转变,建立起内容产品与用户之间的"直通车"式的数据通路,信息精准定向匹配成为可能。数据化的局限性则体现在媒体技术使用普及性欠缺、隐私保护问题尚未解决、数据新闻人才供不应求。(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传统信息获取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数据准确性高且具备深度和广度。而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法律、伦理问题亟待解决,切实关系到公众安全。(3)VR/AR/MR技术。基于VR、AR、MR,媒体尝试对体育赛事进行360度全方位的采集与录制,打造现场感,实现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融合,体育受众不仅是观众,还是"赛事"目击者、"事件"参与者。通过交互动画实现场景转移与跟进体育比赛的发展,受众主动性被加强,实现与体育比赛、运动员之间的"共情与共振"。虽然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层面,有良好的政策推动,但同时亦伴随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难题,包括制作成本高、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人才储备不足和新闻真实性难以保证的问题。(4)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使得新闻报道"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为传媒产业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智能机器人将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信息采集、新闻编辑制作、内容推送等各个环节。不过难题依旧存在,从智能机器人角度考虑,冰冷冷的数据只能实现结构化报道,但是却无法无法完成具有创意性、批判性思维与人情味的报道。从受众角度考虑,由于机器人新闻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廉,内容同质化趋向弱化了体育新闻的故事性,读者阅读品味因此下降。此外,算法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承担"把关人"的角色是未来重要考虑的问题。研究结论:技术发展是体育传媒发展的引擎,同时也是体育传媒发展的手段。技术发展制约产品内容,影响产品可视化效果;搭建技术数据平台,提升内容产品价值;技术发展改善传播关系,媒体间互动性进一步增强。技术与科技的发展无疑为体育传媒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主题下,有助于传媒产业探寻未来的发展趋势。技术发展必然伴随风险,但最大限度控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要求合理、科学有效的应用技术,建立健全技术安全体系,扩大其对体育传媒产业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