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来源 :第34届全国农业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协作组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国首次启动了全国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尝试通过首批十所高校的试点,对大学农业推广的公益性职能进行探讨.2013年,国家又批建了2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经过近2年的建设,各高校均对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做了大量探索,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有待突破的政策和机制障碍,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文中主要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新农期发展研究院建设提出了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强化资源整合力度,加强考评机制改革力度,创新农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倾斜涉农高效的新农村建设智库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为先进农村科技的信息高峰等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以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现行机制为例,着重介绍了研究院以承担的国家和山西省各类示范推广项目为切入点,组织化、团队化、规范化整合全校资源,在全省建设了一批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以及山西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同时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形成了一套特点鲜明的技术推广机制.作者认为研究院建设必须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明确高校职能定位,将
在对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模式.基本原则包括:政府主导原则、农户导向原则、综合效益原则、生存发展原则、全面控制原则、专家参与原则等.主要的模式有:中介机构培育型、示范基地带动型、企业自主创新型、涉农大学依托型、生产力促进体系型等.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一些进步,出现一些新的、可喜的现象,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制约因素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产业经济指导理论;特色产业的开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生产组织的必然;完善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机制;
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高校拥有人才、科研和农业科技信息等先天优势,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科技支撑、实现信息化、培训新型职业农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高校为主的农业推广体系,逐渐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边缘,走向农业科技推广的核心,积极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结合首批成立的十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实践,对24所二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进行问卷调研,分析总结了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服务模式、运行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优化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管理模式的意见及政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现在日新月异的国际科研形式,国家、各部委以及高校对科研的资助力度也不断加大,大到国家"863"、"973"小到各学校的创新实验资助、青年教师启动资金等,种类多样金额大小不一,对我国现当代科研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这些项目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起高效创新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本文拟对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进行剖析,找出其
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对高等农业院校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加快、加大基地建设投入,争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与地府政府合作,探讨基地建设新模式;校外实习基地应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和规范管理等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结合了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及先进经验,初步分析探讨了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雅安模式"."雅安模式"作为一新型的嵌入式农技推广服务平台,专家教授与农业推广部门、农户和农业企业共同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对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科研服务工作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借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高校目标管理导致工作重点的差异性,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被要求具有新的内涵,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也应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综合性大学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重型基层单位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综合性大学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成效措施.
农业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民就业技能及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民收入最为有效的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全面阐述了农业科技培训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农业科技培训存在的农民素质偏低、科技成果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培训机制、培训方式简单、经费无保障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