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SM-5分子筛上孔结构对LPG催化裂解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17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孔结构HZSM-5 分子筛LPG 催化裂解的性能变化,发现不同孔结构,虽然单程甲醇转化丙烯的性能接近,但是由于扩散性能的差异,影响LPG 的催化裂解性能,较高的外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降低氢转移反应,减少丙烷和C4 烷烃的生成量,得到更高的丙烯和C4 烯烃选择性。
其他文献
通过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简称DBD)方法,在O2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30℃,DBD发生器功率在250W条件下,仅需反应50 分钟就可以完全脱除ZSM-5中的有机模板剂.MTO催化评价结果表明,采用O2-DBD处理的ZSM-5 分子筛的总烯烃收率稳定在75%以上.
会议
以多孔木炭作为支撑体,采用晶种二次生长法在其微米级的孔道中合成了连续生长的Mof -5膜.研究了晶种浸渍次数和温度对二次生长形成的Mof -5膜的晶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n(O2CCH3) 2·2H2O作锌源在130℃,2h可合成出粒径在0.5~2μm之间的Mof -5晶种,其比表面积为1081.5m2/g;通过多次浸渍涂覆在表面形成了一层晶种层,采用二次生长法在130℃,4h实现了Mof
会议
本文是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硅原子取代掺杂有限长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理论研究。对硅原子掺杂后的12 个模型的几何结构、相对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计算,并与掺杂前的纯碳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硅原子掺杂的碳纳米管发生了形变,硅原子从碳管上原来的位置上凸现出来,通过计算内聚能发现,与未掺杂的碳管相比,硅原子掺杂后的碳管热力学稳定性降低,与硅原子掺杂的锯齿形碳纳米管性质相似。通过前线轨道
会议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自洽场分子轨道法对AFI型分子筛吸附H2的6 种吸附模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吸附相位、构型优化吸附前后键角键长变化情况、电荷布居分析、红外振动、前线轨道能极差、吸附能等。结果表明,S4 型吸附是最有利的吸附相位。
会议
本文以一系列RFCC催化剂(LDO-70 和LDO-70S)及其分子筛活性组分(稀土改性超稳Y分子筛HRSY-1 和HRSY-3)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法表征其织构性质,采用智能重量分析仪(IGA)和频率响应(FR)技术,以苯和噻吩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催化剂和分子筛组分的吸附扩散性能,并与催化裂化性能和原位降硫性能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噻吩在催化剂和分子筛上存在强的化学吸附,而苯的吸附作用力
会议
本文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一种具有孔道的三维骨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Zn2(NNDC)2(dabco)]·x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晶胞参数a=19.386(3)(A),b =17.275(3)(A),c = 9.5767(15)(A),α = γ = 90.00(0)°,β = 107.09(4)°,V = 3065.5(8)(A) 3.该配位聚合物是由1,5-
会议
本文以NaY,HY,L-CeY,稀土离子改性的USY分子筛(HRSY-1 和HRSY-3)为研究对象,采用NH3-TPD和Py-FTIR对分子筛的酸性进行表征;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以噻吩、2-甲基噻吩、苯并噻吩为模型硫化物研究硫化物在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和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分子筛中B酸位是催化硫化物发生质子化及低聚反应的活性中心,而催化转化发生的程度与硫化物的分子结构和催化剂的酸性能均有关,其中,
会议
本文采用XRD、N2吸附和SEM等表征高岭土原位晶化NaY分子筛(LZY)、常规NaY分子筛以及高岭土物化性能。并运用频率响应(FR)技术,辅以智能重量分析仪,以苯为探针分子研究其吸附扩散性能。研究结果发现:LZY分子筛和常规NaY分子筛相比晶粒小且分散于多孔的高岭土介质中。温度低于523K时,苯在两种分子筛上均表现为两个吸附过程,但在前者上的吸附作用力明显弱于后者;温度高于573K时的传质过程均
会议
水体污染中的重金属Hg2+、Cd2+等以及放射性元素Cs+、Sr2+等的治理,很重要的一步是对这些离子进行固化分离.固化分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进行离子交换.金属硫属化合物由于具有灵活柔软的骨架,且结构中的S2-、Se2-软碱离子对Hg2+、Cs+等软酸离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高的选择性,因此是一类重要的离子交换材料[1,2].我们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例层状硫属化合物(Me2NH2)2Sn3Se7,并对
会议
The bifunctional Pt/ZSM-22 catalysts with 0.5% platinum were prepared by means of the wetness impregnation technique using three platinum precursors: platinum nitrate (PtNO3), hexachloroplatin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