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2005年西北地区人口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压力巨大,经济基础薄弱,目前还有52.7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他们主要分布在干旱风沙区、高寒土石山区以及干早半干旱深山区。人口资源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国家在宁夏实施异地搬迁工程,既是解决这些地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有效途径,又是缓解人地压力、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最便捷的道路。我们把这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以脱贫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异地搬迁移民称为生态移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对促进宁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生态移民的积极作用,介绍了生态移民的机制创新及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生态移民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因长江、黄河、澜沧江在此地发源而得名。但是,三江源区重要的生态地位和面临的生态危机使这里成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典
会议
本文对赴津巴布韦、南非考察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的考察情况进行了介绍。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第四周期计划,由项目执行机构玛丽斯特普组织的安排,2003年1月16~25日。笔者随
会议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认为,人类自身的生产(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经济)都属于社会生产的基本范畴,在这两种生产的矛盾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是生
会议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青海凭借自然资源的巨大优势,正面临一个实现跨越式突破和发展的战略机遇,但现实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种矛盾、瓶颈、难题交织在一起,对
本文对城镇化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非农化”转移进行了分析。城镇化是我国新世纪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即实现人口最终由农村转移到
会议
本研究利用第五次普查获取的数据,通过对新疆实证分析,揭示了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活动,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反映,也是人类发展
会议
本文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现状特征,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滞后性因素,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策进行
会议
自 50年代开展四川省钩虫病流行情况调查以来 ,一直未对西昌市进行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掌握西昌市的钩虫病流行现状 ,制订防治对策 ,于 2 0 0 0年 4月选择了西昌市马道
宁夏是最早实施“少生快富”试点工程的地区。“少生快富”工程试点已经为宁夏人口数量控制、经济发展、减轻贫困地区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贫困地区受奖励户的生产、生活
会议
本文介绍了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情况,阐述了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民族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