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来源 :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hbky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就是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就是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就是从原有的模糊管理模式向清晰管理模式、由“拍脑袋”决策方式向“用数字说话”决策方式转变的过程。本文介绍了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以精细化管理手段推进医院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发展以及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医院管理和业务操作流程等医院精细化管理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婴儿胃食管反流(GER)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GER患儿随机分为参苓白术颗粒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多基础治疗(包括饮食和体位等治疗),参苓白术颗粒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参苓白术颗粒1g,每日3次,疗程3d。结果:参苓白术颗粒组,显效25例(71.41%),有效5例(14.28%),总有效率85.69%,对照组显效6例(16.67%),有效14例(38.89%)
目的:探讨可疑恶变巨大溃疡胃镜下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胃癌MG7抗原(MG7-Ag)表达的关系,同时探讨两者对良、恶性溃疡鉴别的辅助指导价值。方法:对58例经首次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未能确诊为胃癌的胃巨大溃疡患者进行镜下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同时进行MG7-Ag,ABC免疫组化染色后,密切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72周(平均7周),所有患者均再次复查胃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MG7-Ag阳性表达在络灼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放大色素内镜下,对120例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病灶细微形态学改变及其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20例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胃黏膜在接受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6个月观察,胃小凹形态由治疗前的E、F型再生为C、D型(94.2%),病理组织学由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转变为慢性活动性炎症(86.7%)及萎缩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其运动障碍型以嗳气、恶心早饱、腹胀等为主要变现,近年来我们运用益气和胃汤治疗运动障碍型FD60例,并设3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满意。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平均压力(LESP)以及长度(LESL)的影响。方法:共观察80例感染Hp消化性溃疡患者。经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14C呼气试验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均诊断为Hp感染,以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缓释片与阿莫西林胶囊3联治疗,疗程5周。观察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患者LESP及LESL的改变。结果:疗程结束,停药1月后复查,结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患者42.11%~63.16%存在胃电节律紊乱,Cajal间质细胞(ICC)作为胃窦中电信号“起搏”和“传导”细胞越来越受到重视。调中颗粒是临床运用多年,已通过湖北省药监局院内制剂审批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方剂,本研究观察调中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探讨
目的:胃肠动力性疾病的发生由平滑肌收缩的改变密切相关,旋覆代赭汤具有较强的促胃动力作用,但是关于其含药血清对胃平滑肌细胞Ca2+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cell,SMC)收缩作用,并应用CPC法检测含药血清对大鼠胃窦SMC收缩后Ca2+总浓度变化,探讨旋覆代赭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胃窦SMC收缩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清洁级
目的:观察疣状胃炎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病理机制。方法:病例选择2006年以来消化专科门诊符合疣状胃炎诊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胃镜象、病理、HP阳性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按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气滞血瘀型;中药分别用三仁汤加减、香砂六君谈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胃排空延迟和小肠推进运动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属胃肠功能疾病,缺乏器质性疾病证据。患者常有动力和感觉的异常,其发病和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和脑肠轴调节障碍有关。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组治疗40例作对照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与粘膜下层。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迁延不愈,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也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其病因未明。近年来,我国UC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至今尚无根治的特效措施。笔者自2006年6月~2009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UC患者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